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不过,我几乎确信的是,你犯了法的这样干,卖出的钱很可能根本值不了100元人民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2“坚不可摧”的信用(1)

以上这个故事,不一定有多么有趣,但却很有助于我们认清“钱”的本质。

显然,卖米的人为什么肯接受第一张纸片而不肯接受第二张纸片,并不是因为第一张纸片比第二张纸片精美或者可以找到发行人那里去兑换成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相信别人也都肯接受第一张纸片可以交换相当于几十斤大米的商品。

换句话说,第一张纸片为什么能交换到几十斤大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这张纸有价值,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验都告诉了我们这张纸片有价值!

归根结底,是我们每个人的信任使得这些纸片有价值。

这就是传说中的“信用”!

然而,老老实实的说,信用这玩意儿,只不过是大家共同虚构的一个想法而已,这世界上不讲信用的人多了去了,你看人家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嘛?

不过,我还是劝你不要小瞧大家共同虚构的这个想法,因为这个想法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异常强大,甚至强大到看起来坚不可摧。

就说人民币这种“钱”,其信用力量足以强大到可以渗透到中国社会每一个个体的灵魂之中,让他们为这个忙、为这个累、为这个生、为这个活,乃至为这个死……

每天都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社会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上面的这个说法。

真的完全是坚不可摧么?

否也。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告诉过我们,“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要相信领袖的话——相比之下,人民币这种“钱”连纸老虎都算不上,它只是纸片片!

刚刚过去的,发生在非洲津巴布韦的事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自1980年独立之后,由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人口适量,一直是非洲仅次于南非的富国——毫无疑问,津巴布韦人民也要用钱,而且他们的钱和中国的人民币一样,也叫做“元”,叫做“津元”,1元等于100分。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津巴布韦的1个面包卖1元,2005年,卖1万元,2009年初,卖1万亿元,国民经济中的数字更是大到计算机都不能处理!

如果我再告诉你,2006年8月,津巴布韦曾经“货币改革”过一次,1000个旧津元等于1个新津元;2008年8月,人家再度发行新币,1个“新新津元”等于10;000;000;000(100亿)个新津元;2009年2月,再次改革,1个“新新新津元”等于1,000,000,000,000(1万亿)个新新津元。

所以嘛,那个面包的价格如果按照旧津元来计算的话……

这样一来,国际经济学界不仅仅有了什么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奥地利学派,更是应该加上著名的“穆加贝学派”,因为正是在这位自津巴布韦独立以来就一直担任总统的穆加贝(Robert Mugabe)的带领下,津巴布韦中央银行把数字玩弄得出神入化:经济出了问题,那么印钞票就是了,如果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把印钞机马力开大一些,如果还是解决不了,那么干脆改改纸片片上的数字继续开足马力印……

在我们欢庆2009年元旦的时候,大部分没有土地、食物或者金子、外汇的津巴布韦人只能依赖于捕捉天上的昆虫和小鸟充饥,否则就只能饿肚子,如果他们每天没有克黄金或者相应的外汇去换取食物或者其他方式找到食物,他们的结局很简单——去死!

津巴布韦实在很富裕,富裕得随便吃一个面包都要花费10万亿元! 。。

1。2“坚不可摧”的信用(2)

津巴布韦实在很穷,穷得只剩下纸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国家一贫如洗,百姓成批饿死!

下面正是2009年的一则新闻报道,报道“津巴布韦启用新币,去掉12个0”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津巴布韦距离我们太远,还不够对你形成冲击,那么就来看看和咱们中国有着“鲜血铸就的友谊”的朝鲜,而且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也更近。

2009年11月30日,朝鲜政府宣布货币改革,从2009年12月1日起,原来的100元朝币一夜之间变成1元,而且,只允许每户家庭兑换10万元旧朝币,多余的按照1000:1来兑换,而且必须存入银行不能再取出;更进一步的,全国人民只有半个月时间来兑换新币,如果你不兑换,你的钱全部就变成废纸。

10万元旧朝币,按照当时的价格,折算下来只不过是两袋大米而已。

货币改革立即在这个封闭的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咸镜南道和咸镜北道都出现了大批人民饿死的现象,有多兑换钱币的被枪毙,也有进行市场管制的人员被杀害,有两位妇女居然因为货币改革而“辱骂”伟大领袖金正日,自然是被公开枪决……

到了2010年2月份,永远光辉伟大并且深深关怀朝鲜劳动人民疾苦的领袖金正日在公开场合痛心疾首的说:“看到我国人民吃玉米饭是最痛心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