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任我评说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褂猩羁痰挠∠蟆?br>

当兵之后,白天的正常军事活动与训练使我没有更多自由阅读的机会与时间,熄灯号之后,手电筒就成了躲在被窝里独自享受精神食粮的启明灯。以至于我一个月6元钱的战士津贴中,大部分都用于购买1号电池。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有幸借助高级干部的读书特权,打开了内部书店的大门,我就像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开始了系统的读书过程。我每次都会成箱、成批地疯狂购买书籍,连每一个内部书店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吃惊。

我自己还拟定了航行书海的计划:

一是通读了有关中国历史的成套书籍,如《资治通鉴》、《清史稿》、《二十四史》等。

二是出于当兵的原因,我通读了大量“二战”的战例记录,从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到欧洲的第二战场,从沙漠大战到中途岛战役,当然也少不了斯大林、朱可夫、巴顿、艾森豪威尔、丘吉尔、戴高乐等著名的战争指挥家的传记与回忆录。

三是通读或重读了几乎全部的19世纪名著,像巴尔扎克、大仲马、小仲马、雨果、马克?吐温、德莱塞等作家的著作,而且也都是成套的阅读。我就像进入了痴迷的状态,一种急于弥补无端浪费的十多年时光的感觉,仿佛刚刚开始重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中苏合作时,我就学会了许多苏俄歌曲,包括爱情的、战争的,至今我还会唱那些“苏联红军歌舞团”演唱的各种歌曲。“文革”前,我曾读过《静静的顿河》、《夏伯扬》以及高尔基的作品,但能引起现实生活争论的却是《州委书记》之类的书。70年代之后,我又读了一些苏联第四代作家的作品,如《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人与兽》、《带星星的火车票》等,这些作品表现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之后的苏联所面临的新的社会矛盾,提出了更多现实生活中重塑人生目标与社会追求的问题,让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

打倒“四人帮”之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伤痕文学,对唤起社会的觉醒、澄清历史的事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在中国社会与政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但说实话,当时也让我热读的这些书至今却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回忆历史的经过、反思历史的错误可以释放人们十多年被封锁与压抑的感情,可以痛快一时,却不能给未来以启示,因此一段时间之后反而被人们遗忘。

恢复高考让整个社会重新认识到知识与读书的重要,被称为“臭老九”的知识分子重新得到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带动了读书的热潮。从孩童到成人的再教育,让社会从“文化大革命”的颠覆中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人们终于不再为读书而惭愧,不再为无书而苦恼了。

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让中国可以走出国门,了解融于世界经济中的各种知识爆炸的过程。尤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让中国人不得不更多地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的各种经济与管理理论。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有预见性地渐进式改革,以及今天凡事必称“国际惯例”,都证明国际成熟理论对中国经济与改革的引导作用。书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包括那些风靡全球的武侠书,也成为显示中国武术力量的金字招牌,并让人们体会到生活的复杂性,以及邪不压正的奋斗精神。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速度惊人,让全世界几乎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各种事情。同时,互联网也成了阅读量最大的“一本书”,这实际上又增加了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曾有人预言,互联网的出现会替代各种平面媒体及图书,但实际生活中,虽然互联网会占用我每天相当一部分的时间,也确实改变了我一部分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改变我的阅读习惯。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无声的朋友(2)

我十多年前就养成的阅读习惯至今未改变。我每天仍坚持不少于六万字的阅读量,看书仍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也是不断更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实际要认真计算起来会发现,近几年来我每天的文字阅读量大约都在十万字以上。也许有人认为我吹牛,其实只要坚持每天阅读的习惯,阅读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一张满版的中文报纸大约就一万字,而每天我必须了解的经济信息总量就超过了这个数量。每年十多万公里的飞行时间成了我读书最集中的时候,机场的书店也成为我了候机时必然光顾的地方,书也成为每次外出旅行时不可缺少的行李。

读书与读报又大有不同,读报是为了了解信息(也为了学习与思考),读书则除了了解信息之外还有研究与思考。要弄清一件事或一个经济学原理,就不得不认真地作些文章了,这就是我强迫自己努力读书的原因。

一个人是不可能有独立的能力在汪洋书海中做出选择的,一个人每天拿出再多的时间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书读完,甚至你根本就不可能找到所有你应读和可读的书,这就要依靠一个群体的力量。

当兵时,我们就组织了自己的读书小组,几个人在一起研究。看名著是靠前人的积累与挑选,才知道哪些是必读之书,但如果是读近现代的著作,根本不可能仅靠个人的积累,自己去挑也许一个上午也只有一到两本的收获,于是就出现了许多读书的圈子。

不同圈子有不同的侧重,有重经济学的,有重管理学的,有重社会学的,有重金融的,也有重政治、历史或文学的。如果你能同时参加不同的学习圈子,就可以时常从不同的人群中了解到各种信息,这样就缩短了挑书的时间。而在互联网上找信息,会出来一大堆你很难迅速分辨出有用或无用的信息,朋友会帮你大大地提高选书的效率。

许多媒体也有一些图书的推荐,像《财经》、《经济观察报》,他们也都给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书读得多了也就开始进入写的行列。我上学时写作文都觉得很头痛,毕竟不是自己想要写的而是老师规定的;部队时我对标准格式的公文也觉得无味、枯燥;日记却是记录自己内心世界的;写信则是相互的交流;进入管理工作之后,我要写的东西就多了,视野也开阔了,当然层次也有所提高。

读研究生给我带来的并不完全是知识,其中论文写作的格式要求与方法,包括论点、论据与论证的相互关系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与帮助。书读得多了,认识问题的方法也就多样化、多角度了。当经济理论的基础有所提高时,也与实践的结合增多了,于是自己也开始写一些对问题的认识。现在则更是欲罢不能,又是“万言书”,又是写博客,每天总要写些什么,经常一两天就用完一支笔。最多时我一年整理出来的文字、讲话稿等超过了几百万字,却毫无爬格子的疲劳感觉,时常一动笔就在办公室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第二天,反而成了我的乐趣。

不管我书读得好不好,但可自吹读了不少。也希望大家能读更多的书,为更多的人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读书风气,让社会在书的翻阅声中更快成长。

(2006年8月7日)

。。

我也有一颗童心

2007年的春节是60年一个轮回的金猪年,为图个吉利,2006年就有大批的适育青年抢在节气之前播下了幸福的种子,准备在金猪之年有所收获。

我也有幸有个属猪的女儿,2007年刚好也是她的本命年,满12周岁了。也祝愿金猪之年能为她带来更多的好运。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举国上下甚至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喜气洋洋、欢聚一堂的日子,甚至越来越多的洋人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也在过着许多原来只属于洋人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但这些节日在中国却变成了与家人在酒店等有组织地进行社会活动的地方欢度节日的形式,以至于中国合家团圆的春节也变成了外出度假的节日。

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人们更注重的不是在什么地方、过什么样的节日,而更关注的是与什么人、用什么方式来充实生活的内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