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草根浙商赢天下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四年前,应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邀请,我和史玉柱赴内蒙赤峰为当地企业家讲学。我和史玉柱在主席台上相邻而坐,零距离接触了他。在讲学中,史玉柱亲口讲述了一个他自己失败的案例,我至今不能忘怀。他说,当年盖巨人大厦时,十八层已经足已。某领导视察后,说要盖个二十几层才像样。又一个领导来视察,说要盖个三十几层才像样。领导层层加码使这栋大楼不断层层加高,原先十八层的大楼盖到了六十几层。 “砰”的一声,资金链突然断裂,眼睁睁看着这栋大楼成了烂尾楼,成了当时史上最牛的烂尾楼。史玉柱一下子从富豪变成了乞丐。据说,有一次从上海到北京开会,他连买一张火车票的钱都没有。尽管到后来,史玉柱没有失信预购房的投资客,一一还清了债务,但此教训足足给史玉柱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课,那就是做项目要看市场,千万不能随着某些领导的信口开河而头脑发热,更不能为了迎合某些领导追求的政绩做市场,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欲哭无泪。

步鑫生红得发紫时,就读在浙江大学的史玉柱也曾到海盐学习取经,决心做个像步鑫生一样的民营企业家。后来,史玉柱实现了他的愿望,成了一个民营企业家,但创业初期穿新鞋走老路,步了步鑫生的后尘,按长官意志办事,犯了步鑫生同样犯过的错误。看来民营企业家很难跳出“官商结合”的怪圈。走过、路过、看过这些民营企业家的历程,无论是步鑫生、史玉柱还是其它商人,都是同工异曲,活得是那么不容易。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六章 一时得失不要太在乎,天下的钱永远赚不完(1)

一 天下人赚天下钱

导读:天下的钱永远赚不完,天下钱就让天下人去赚!

电视连续剧《雅宝路的女人》曾引起很大的反响。它描写了在北京雅宝路活跃的一大批女商人,她们与老外斗智斗勇,在雅宝路站稳脚跟,同时也表现了她们在雅宝路这个北京有名的商业区域中,巾帼不让须眉,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特点。

其实,雅宝路的女商人中一大批来自浙江。这批女商人集女性的柔情、毅力和敏锐的市场判断力于一体,真让人刮目相看。

有一位来自浙江临海的女商人,在雅宝路拼打了15年,从青春少女变成了孩子他妈,从初涉商场被骗到现在成为服装行业的专业人士,她把青春岁月都献给了雅宝路市场。这块风水宝地成就了她,也磨炼了她。我每次同她交流时,她总是说:“天下钱,让天下人去赚,一个人赚不完天下所有的钱。”尽管她现在生意做得很大,事业很顺手,既经商又办厂,但她衣着朴素,身上没有任何华丽高贵的饰品,总是很低调地说:“我们还只是养家糊口。”在交谈中,她反复对我说:“我没什么值得宣扬的,千万不要把我的名字写进书里去。”为了尊重她,在本书中我就以一个浙江临海女商人来称呼她。

“天下钱让天下人去赚。”当初到异地进货,被人骗了,她这样想,“别把钱看得太重了,就当交学费了,否则做人太累。”到如今,成为服装界专业人士的她还是这么想。钱没有了还可以再赚,天下有的是你赚不完的钱和商业机会,所以在金钱与利益面前大度一些又何妨?

一次,有个商户想同她合作推销羊毛衫生意,每件有5块钱的折扣,一大批的羊毛衫算下来,也有一笔可观的回扣钱。她帮这位朋友把羊毛衫全部销光了,朋友按折扣要给她钱,她婉言谢绝了。那位商人朋友不解地问她:“这是给你的钱,你为什么不要?”她说:“我是给你帮忙的,帮忙就是帮忙,帮忙是不能要钱的,要了钱就不算是帮忙了。赚这个钱,我能赚得好吗?赚得完吗?”

本来天下钱就是让天下人去赚,天下钱就是让天下人去花。可有的人就是想不明白,总以为一个人能赚尽天下的钱。有些人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其主要原因就是搞不清这个道理。现在天下的生意,哪只有一个人赚钱的生意?哪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生意?

这位浙江临海女商人,赚钱的其中一个秘诀就是细水长流,而细水长流的主要方法就是稳定客户,并保证客户有利益。只要客户有了利益,自己才有利益,自己才有钱可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实际上就是做人品、做人格。如果连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都不具备,别人还会同你做生意么?

这位学历不高的女商人,却把经商之道悟得很透。她说,在她从商的职业生涯中,从来都是样品和产品绝对一致,绝不掺假,也绝不做次品。在旁人的眼里,以次充好,产品和样品不一样往往更能赚钱,但是她从来不做这事。正因为如此,十几年来,她培养了一大批忠实客户,有国内的,有国外的。客户就认同她的产品,哪怕价格略高于市场价,客户都心服口服。

她说:“我不为别人一年赚多少钱而眼红,也不为别人有多少订单而心动,我只为自己埋头抓好产品的质量、保证客户的利益,坚持宁精不滥的原则来开拓市场,来维护客户,来做自己的生意,这样踏实。任凭市场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第十六章 一时得失不要太在乎,天下的钱永远赚不完(2)

钱赚多少才算是够呢?对此,这位浙江临海女商人没有答案。她说,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多陪陪孩子,常回老家看看,多过些潇洒的日子,不要为钱所累,本来天下钱就是让天下人去赚的嘛!

二 培养好子女比赚钱重要

导读:要富得过三代,就必须把子女培养好。

浙江企业家和商人把培养接班人提上了议事日程。许多浙江老板为考验子女在基层的承受力到底有多大,把自己的子女从最基层开始培养,从最累的车间工种开始磨炼。人没有大的承受力就成不了大器。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后,才能掌握好人际关系,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刚从学校毕业的人没有能力总揽全局。浙江企业家和商人很清醒:子女到底能不能撑起大局,在拼打中考验出来。只有亲身经历过创业时的苦难,才能从容面对社会各种复杂问题,处世不惊,才有刻骨铭心的体会,才知道“来之不易”的真正内涵。

学历不高的王一儒,每当谈起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时,他有自己亲身的体会和感悟。眼下,他把儿子送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深造,女儿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他说,即使家财万贯,子女培养不好,也是白搭。

其实,现在所有的浙商对子女的教育都是费尽心机,要求子女读书、上进,甚至投资送孩子到海外去求学。

王一儒出生在浙江玉环县。玉环是个鱼岛之县,13岁,他就跟着大人出海,在船上当伙夫。一个13岁的小男孩每天要在窄小的渔船上给10个渔夫做饭,那时的生活容不得13岁的孩子撒娇,容不得半点偷懒,而要拼命地干活,更容不得有丝毫想读书的念头。出海时的呕吐晕船和当伙夫时的那段艰苦经历,至今他还历历在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