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86部分(第1页)

第86部分(第1页)

那川军军官一点都不含糊,直接喊道:“别逼老子,老子认得你是中央军,可老子手里的家伙不认得你龟儿子是中央军。我数一、二、三,马上划回去,不然,老子就开枪啦!一、二、三,打!”

川军果然开枪了,好在川军也不想把事情闹大,第一轮射击的子弹都是朝天飞去,吓得那一个排的士兵慌忙把竹筏子划了回来。

那川军军官命令停止射击后,又喊道:“中央军地弟兄们,这就对了,你好我好大家兄弟伙都好,你们在河那边巴适了,我们在河这边也就安逸了。不要想着过河,如果想喝酒,派一个竹筏子过来,我这里有好酒,管弟兄们喝够。”

参谋长气极反笑:“好,好,硬是要得,你们想喝酒了也过来,我们这里也管喝够!”说完,就走回了万耀煌身边。

万耀煌叹了口气:“留下一个连监视动静,其他部队后撤宿营。给薛长官发报,对岸有川军一个旅阻拦。我军无法渡河。”

参谋长说:“对岸也就一个旅,如果薛长官能派飞机助阵的话,我们还是有把握过去地。”

万耀煌看了看参谋长,这家伙好像有病了,这样渡河,让川军半渡而击,那不是寻死么?再说了。即令是能过去,这13师还能活几个人啊?到时候。恐怕委座会象消灭了1万红匪那样开心的!傻瓜!

参谋长说过后,就知道自己说错了,不等万耀煌再说话,就快步疾走,前去发报了。

接到万耀煌的电报时,薛岳已经到了仁怀。

此时的薛岳已经知道了红军占领成都的消息,而且也知道了红军在成都搞入城式和刘伯承任成都市长、刘一民任成都卫戍司令的消息。

正坐在临时指挥部里生闷气。寻思为什么红匪总能抢得先手,自己追来追去,距离红匪越来越远。这下倒好,红匪竟然占了成都,那可是四川的省会啊!虽然现在刘湘要把省会设重庆,但他早晚还是要把省会设成都地。完了,想不到湘江战后元气打伤地红匪竟能起死回生,而且更加强大了。连高墙厚垒地成都都敢去攻占了,难道哪一天**操心血来潮了,连南京也敢打不成?简直是反了!

薛岳正在生闷气的时候,参谋长就拿来了万耀煌发来地电报。薛岳一看,怒火上涌,刘湘这个王八蛋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想投红匪不*?*家都把你的成都占了。你不去追剿反击,反而派部队拦截入川剿匪的中央军,这四川到底还是中华民国的领土不是?你刘湘到底还是国军将领不是?王八蛋!棒老2!

薛岳马上喊参谋长记录电文:“刘总司令甫澄兄:近闻红匪已陷成都,举国震惊。职奉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命令,率军入川增援贵部,不意在仁怀小河口渡口遭贵部拦截。职不解,甫澄兄不督率大军速平匪患,反而拦截友军增援,意欲何为?职观今日之红匪非前时湘江边之红匪,战力激增。灵活机动。仅贵部恐难平灭。况北有徐匪向前与之呼应,若兄再迟疑。恐川北、川西、川中尽沦匪手。到时,甫澄兄将以何面目见国人?以何面目见委员长?望甫澄兄深思!现我大军齐聚赤水河畔,单等甫澄兄一言决之。若甫澄兄执意不允我军入川,则红匪**全川之日,即是甫澄兄向国人谢罪之时。若甫澄兄愿意我军对贵部施以援手,请明令贵部遵令让路。请三思!追剿军前敌指挥、贵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

口述完电报,薛岳犹不解恨,对参谋长又吼道:“记录,给委座发报。我军已抵达赤水河渡口,遇川军一个旅阻挡,并开枪警告。职已给刘湘发报,陈述厉害,但恐刘湘不能采纳,恳请委座再次谕令刘湘让开道路。若对方执意不允我军进川,则我大军势必不能顿于野外荒滩。请委员长明示处置办法。若委员长命令职部武力入川,职有绝对把握迅速击溃当面之川军。恳请回电。”

参谋长发完电报,见薛岳还在生气,就劝解到:“司令官,我们是军人,这些政治上的事情,还是让那些政客去斡旋处理吧!我们谨奉命令就行了。现在红匪虽然占领了成都,但都是偷袭过去地,还没有和川军硬碰硬打,那帮专打内战的棒老2还不知道疼,一门心思不想做王家烈第二。等红匪抄了他们的家底,消灭了他的主力,他就知道厉害了,会哭着喊着求我们去的。你不要着急么,时间会解决一切问题的!”

薛岳摇摇头:“参谋长,你说的道理我何尝不懂?不过,你注意了没有,这一个来月时间,红匪好像脱胎换骨了一样,越来越能打了,胃口也越来越大。早已经不是从江西南逃时候的丧家犬了。现在他们已经成了吃人地老虎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下一个目标是谁。成都都敢打,我想不出中国还有什么地方他们不敢打。原来我们判断他们即便是潜入川南,也不过是在边远山区隐蔽潜行,谁能想到他们竟敢沿大路大摇大摆地去袭占成都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红匪根本就没有把川军看在眼里,别说刘湘没发现,估计他就是提前知道了,也是挡不住的。不敢想啊,越想越怕。假如现在遏制不住红匪的发展势头,等他们在川西平原获得补充,站稳了脚,参谋长,你说凭我们手中的这些人马,还敢去追击么?”

参谋长一言不发,指挥部里一片死寂。

第九十三章 成都风云(七)

记者见面会的影响超出了刘一民的想象。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中国,虽然很落后,但有一点是后世人想不到的,那就是新闻业相对发达。

报纸不必说了,自从清末发展起来后,到了30年代,各大城市都有报纸,象成都就有十几家报馆。

异军突起的是广播电台。自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茨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广播电台后,广播电台作为新的传播媒体登上了历史舞台。1925年日内瓦成立国际广播联盟,决定把全世界的广播域分为15个波长,规范了广播发展。这样,外国人首先就在中国开办广播电台,孙中山的《和平统一宣言》就是在美国人斯奥斯邦1922年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上广播的。慢慢地,国人开始陆续开办广播电台。到三十年代中期,全国就有各类商业广播电台900多座,仅仅上海一个城市,私人开办的各类广播电台多达几十家。所以,那个时代的军阀政客流行发通电,任职发通电,下野发通电,拥护发通电,反对发通电,骂架发通电,开战也发通电。通电一发,天下尽知。

刘一民的记者见面会情况,就是被几个记者以电报稿的形式给捅到全国去的。

这一下,全国各大城市都知道红军占领了四川省会成都,知道了何健湘军被歼灭三个师、薛岳中央军被歼灭近四万人。也知道了红军要求北上抗日的主张。特别是刘一民提出地“无论国军还是军阀部队,凡是敢于追击红军的都是**,一律消灭”的说法和对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政策不能代表全民族利益的观点,引起了巨大反响。

当然,很多人不知道成都现在已经没有省政府了。

那些自认为在中国有点影响力的团体和人物马上就粉墨登场了。

南京、上海的报纸、电台几乎是与成都同步刊登播发刘一民记者招待会的内容。

看过报纸、听过广播地民主进步人士,终于知道了***和红军的消息,对红军提出地团结抗日的主张立即响应。在第一时间就纷纷与各种电台、报纸预约,接受采访。发表谈话,强烈抨击当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