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明王朝1566 > 第120部分(第1页)

第120部分(第1页)

一阵风,嘉靖被抬离了牢门。

海瑞倏地抬起了头,望着空空的牢门外,眼眶中闪出了泪光。

北京都察院大堂

石姓秉笔太监和另外两个秉笔太监带着一群太监疾步走过来了。

“怎么回事,都巳时了!”陈洪倏地站起,大声责问,等到石姓太监走到面前又低声问道,“是不是另有旨意,”

大堂内无数的目光都望向了走到门口的石姓秉笔太监。

“是。”石姓秉笔太监对他十分谦恭也压低了声音回了这个字,接着提高了声调,“有旨意!”便向大堂内走去,

以徐阶为首,内阁四员立即站起拿起了自己的坐垫,让开了大堂的上首,走到堂中放下坐垫,在坐垫上跪下了。坐在两侧的清流官员们反而省事,只是在各自的坐垫上改坐姿为跪姿,很快都就地跪下了。

陈洪和另外那些太监只得在门外跪下了。

石姓秉笔太监背负北墙南面而立:“皇上口谕:‘海瑞何许人,无父无君弃国弃家之徒而已。自绝干君父,自绝于朝廷,无庸和他理论。着徐阶陈洪率内阁司礼监会同百官论罪便是。钦此。”’

叫诸臣写辩疏,忙活了一个多月,又“无庸和他理论”了。然诸臣听到这一次改旨,竞人人麻木如石,没有任何突然之感,像是船行至桥洞自然要放下桅杆一样。倘若皇上不改旨,或许他们反而惊讶。

徐阶和陈洪是点了名的,理应率先表态:“臣领旨!”‘奴才领旨!“

所有跪着的官员:“臣等领旨!_

陈洪站起了:“搬椅子!”大步走了进去。司礼监几个秉笔太监跟着走了进去。

徐阶等人都站起了,坐在两侧的官员都站起了。立刻便有人搬来了八把椅子,在北墙上方呈半圆形摆毕。

陈洪和司礼监另外三个秉笔太监坐在左边的四把椅子上,徐阶和内阁另外三员坐在右边的四把椅子上。

徐阶望着跪在坐垫上的堂上其他官员:“各位仍就地请坐吧。”

那些官员又改跪姿为坐姿,都坐回到各自的坐垫上。

“皇上怎么说来着?”陈洪望向了石姓秉笔太监,“是论罪,还是定罪?”

石姓秉笔太监:“是论罪。”

“那就论吧。”陈洪望向了徐阶,“徐阁老,怎么论,内阁拿主意吧。”

徐阶举目向满堂的人一一望去。

画外音:“陈洪明白,徐阶也明白,当今皇上所用的每一个字其实都暗含深意,必须体会精微。就眼下‘论罪’二字而言,若落在一个‘罪’字上,就必然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堂官会审,可今天三法司无一堂官在场,满堂官员皆是文苑理学之臣,可见只能从‘论’字上立说?。圣意很明白,海瑞虽然没有押来,却仍然要让这些官员们驳他,让天下人都知道,群臣认为他有罪!”

徐阶慢慢开口了:“海瑞那道奏疏一月前就分发给了诸位,诸位也都写好了驳他的奏本。大家就照着自己的奏本论吧。”

徐阶的话说完了,满堂却仍然像一潭死水,竞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徐阶、李春芳、高拱还有赵贞吉在这样的时候是都不会逼着大家说话的,事关清誉,一言不当,恶名便立刻传遍天下。因此四个人都沉默着。

这就轮着司礼监说话了,陈洪首先发难:“怎么着,都想抗旨吗?从左边第一个开始,一个个说话。”

左边第一个便是李清源,见陈洪的目光盯向了自己,他拿起了膝上的奏本:“陈公公,当初奉旨叫我们写驳斥海瑞的奏本,我们都写了。可海瑞本人未来,我们问的话谁来回答?无人回答,我们怎么论罪?”

“反问得好!”陈洪盯着他冷笑了一声,又挨个向满堂的官员扫了一眼,“你的意思,你们的意思,海瑞不来,你们便论不了他的罪了?那也好,我来挨个问,你们来答。

李清源!“

李清源:“下官在。”

陈洪:“海瑞有罪无罪?”

李清源:“有罪。”

陈洪:“引么罪?”

李清源:“不该在奏疏里用不敬之言詈骂君父。”

陈洪紧盯着他:“没了?”

李清源:“下官已经回答了。”

陈洪:“我现在问你,他詈骂君父那些话对不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