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落架的凤凰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间的集市,自扮卖主和买主,忙得不亦乐乎;又仿建一些城池,让卫士身穿黑衣模仿羌兵攻城,他则用涂上剧毒的弓箭在城上放箭。萧长鸾、穆提婆等佞臣还在身边直拍马屁:“陛下是神箭手,不虚发。”高纬是小孩性情,经不起夸奖,更来劲了,常一日射杀百人。

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南阳王高绰和他一样,残暴成性。在定州任上,见一美妇人,怀抱幼儿,在街上行走。高绰看见,一时兽性大发,猛然夺过妇人怀中幼儿,丢在地上喂狗。路人惊骇,妇女号哭,无疑扫了高绰兴致,大怒,又唆狗噬妇。狗刚吃饱小孩,张着血盆大口休息,不肯去咬。他就把小孩的血涂抹于妇人身上,一声哨响,群狗狺狺吠叫着一齐扑上,顷刻就把妇人撒裂食尽。其状惨不忍睹,激起民愤,被朝臣弹劾,押解入京。高纬在朝堂上,亲自为高绰去掉枷锁,责怪他这还不算最开心的事。高绰一听,高兴的说:“当然有最开心的事了,就是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观看它们互相啮咬,如果放进去一个人就最开心了。”高纬马上派人连夜搜寻蝎子,早饭时得两三升,放进一个大浴盆内,绑缚个人放进去,看那人被蝎子蜇得哭爹叫娘,惨叫不已,高纬大喜,埋怨高绰说:“如此趣事,何不早告?”于是拜高绰为大将军,高纬又多了一个游玩淫暴的伴儿。但高纬的亲信韩长鸾等人,见高绰得宠,大为嫉妒,就找高绰的茬儿,诬告高绰谋反。高纬最见不得的就是怕人篡位,一听高绰要谋逆夺位,那还了得,骤下杀心。但又无确证,就让自己宠信的胡人摔跤手何猥萨与高绰比赛摔跤,高绰不知是计,摔倒后就被何猥萨趁势掐死了。

§虹§桥§书§吧§BOOK。

第69节:铲除对手

铲除对手

高纬这人虽然能力不大,但猜忌心重,权力抓得很紧,又心狠手辣,只要猜疑谁造反,谁就得倒霉。琅琊王高俨是胡皇后的二儿子,他的亲弟弟,是个有胆有识、敢做敢为的少年。胡皇后与和士开私通,秽闻朝野,激起了高俨的羞耻与愤怒。他虽然只有14岁,却颇有智慧。他了解到姨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和,就与冯子琮打得火热,与其谋划于暗室,制定了周密的铲除高纬亲信和士开的计划。他巧妙地将许多奏章掺杂在一起,抱了一摞上奏高纬批准,其中就有弹劾和士开的奏折。高纬一看这么多奏折,头都大了。简单翻了一下便不耐烦地说:“该咋咋的,写这么多奏折干吗?”本想蒙混过高纬的眼睛,却没想到干脆得到了皇帝的批准,高俨高兴得跳了起来。

公元571年农历7月25日早晨,和士开还像往常一样进宫早朝,库狄伏连、王子宜拦住了他,送上了一道皇帝诏令,请和士开到御史台议事。和士开未生疑心,快马加鞭的赶了过去,不料却掉入了高俨的陷阱。权焰熏天的和士开聪明了一辈子,就因为一时大意,而稀里糊涂地结束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高俨为防走漏消息,再生变故,快刀斩乱麻,立即将和士开就地正法,并带人抄没其家。

胡太后闻报,又悲又气,心如刀割,她没想到年轻的儿子如此胆大妄为。正想派人去抓高俨治罪,听说高俨拥兵3000,屯在千秋门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高纬闻报更是盛怒不已,亲点400虎贲军士准备出宫决战。军士都准备停当了,高纬却迟疑了,他和胡太后一样有顾虑。害怕真把高俨逼急了,杀入皇宫,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正在危急之中,胡太后想起了自己的儿女亲家斛律光,后世称他为射雕英雄,他的女儿斛律氏是高纬的第一任皇后,父亲斛律金就是《敕勒川》的作者,“敕勒川,天山下,天似穹窟,茫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千古名曲就是斛律金在高欢在玉壁之战大败于周军之后,为安慰高欢用鲜卑语唱出,听得高欢当时涕泗交流。其家族在北朝素有威望。高俨十分敬重斛律光,因此胡太后就让他入宫救驾。斛律光进宫以后,见高纬正在调集兵马出战,上前劝谏道:“小孩子受人蛊惑,成不了大事,真的交起手来,反容易激起变乱。皇上不如亲自去千秋门,琅琊王见了您,一定不敢轻举妄动。”高纬也仰仗斛律光,当即依言,随着斛律光走到千秋门。斛律光看见了铠甲鲜明的琅琊王高俨,赶紧抓住高俨的手,把他拉到高纬跟前,要他向皇帝谢罪,笑着安慰双方说:“天子的弟弟杀掉一名奴才,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必惊慌!”高纬顺手抽出佩刀,用刀环恨恨地在高俨的头上敲击了几下,强压怒火,放高俨走了。高俨进宫向胡太后请罪,胡太后一面哭,一面大骂儿子不孝。高俨无言以对,把责任推到冯子琮身上。胡太后立即派人绞死冯子琮,而高俨的几个属官,也被皇帝肢解暴尸,算是泄愤了。

胡太后的情人和士开被风光大葬,厚加抚恤,高纬为之废朝数日。

通过这次事件,高俨过早暴露了自己的能力,使高纬亲眼见过他的聪明勇武,从此内心十分不安,认为高俨必非久居人下之人,就处心积虑地要收拾高俨。胡太后也感觉到了高纬的忧惧,她把高俨藏在自己宫中,以防高纬加害。平日饮食,都要一一亲尝,确定无毒才让高俨吃下。一天,高纬对胡太后说:明日一早,他准备偕高俨一起去郊外狩猎,以显示兄友弟悌,没想到胡太后竟稀里糊涂的答应了,且嘱咐兄弟俩早去早回。凌晨才交四更,乘着胡太后正在熟睡,高俨便被召出宫去,刚走到永巷,刘桃枝和一班武士一拥而上,当场把高俨勒死。高俨还有四个遗腹子,也没逃过高纬的毒手。高纬入宫报告胡太后,太后也只能恨声地骂了几声,又痛哭了一场,也就作罢。第二年,下令追封高俨为楚帝,厚加葬殓。

虹桥书吧。

第70节:自毁长城

自毁长城

以上说的是北齐内部,再说外部环境。北齐和北周都是从北魏分蘖而出的,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兄弟结怨,胜于世仇。因此,两国多年战争不断。北齐占有黄河以东以及淮水以北的土地,北周占有黄河以西及秦岭以北的关陇地区。北齐建都邺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临漳县。北周定都长安,是历代帝王龙兴之地。但是北周的力量远不如北齐,是南北朝中力量最小的国家。两国开战,北周一直打不过北齐。每年一交冬天,北周就派人捣碎两国界河上的坚冰,以防北齐军队来袭。但北周宇文氏几代帝王知道励精图治,开疆拓土,越过秦岭,掠夺了汉中和四川等地;而北齐的高氏兄弟却比赛着谁比谁更残暴与荒淫,再加上北齐皇帝们无一例外的政治短命而造成皇权的频繁更迭,被南朝的陈国乘机侵吞了淮南一带地区,最终使得北齐与北周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转变。

高纬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成为北齐皇帝的。

北齐皇帝虽然荒唐,但臣下却个个忠心而又有本事,成为北周的心腹大患。尤其是斛律光一族,北周尤其惧怕,于是就采取反间计。据明代刘基《百战奇略》记载:北周名将韦叔裕,字孝宽,长期镇守在玉壁城。他善于抚慰和管理士卒,甚得部众拥护。他往北齐派出大量间谍,也重金收买北齐人,搜集情报。所以,北齐有什么动静,北周朝廷都了如指掌。北齐左丞相斛律光,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字明月,既贤明又勇武。出生将门,善骑射,长期从事对北周的战争,是韦孝宽非常忌恨的一个对手。参军曲严颇懂占卜之术,他说:“明年,北齐必因相互残杀而大乱。”韦孝宽因此命令词曲作家曲严编造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就是一斛,以此隐喻斛律光。又有:“高山不推自崩,槲木不扶自立。”然后教北齐的小儿传唱。斛律光忠心事主,为一代名将,又帮助高纬坐稳帝座,但不贪权势,对高纬的宠臣穆提婆和祖瑁很有看法,两人怀恨在心,于是借机添油加醋地报告了高纬,说斛律光有谋反之心,劝高纬杀掉他。高纬还算知道轻重,不敢贸然诛杀如此重臣。祖瑁一肚子坏水,献计说:“不如赏赐斛律光一匹快马,就说明天要到东山游猎,斛律光一定会来谢恩的,趁机解决了他。”果然,斛律光来到凉风堂谢恩,皇帝卫士刘桃枝从旁突出,用槊猛击斛律光的后脑,斛律光不倒,回头说:“桃枝常干这样的龌龊事,我无愧于国家和皇帝,至死也磊落。”刘桃枝和三个大力士又用弓弦勒在斛律光脖子上,斛律光未做任何抵抗,从容就死。呜呼,一代名将没有死于战场,却惨死于一场阴谋。皇后斛律氏因此失宠。周武帝获悉斛律光被杀身亡的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赦其境内”,令全国放假三天。

如果说戮杀斛律光是高纬误信谗言,是昏庸的表现,那么,诛戮自己的堂兄高长恭,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小心眼。高澄(文襄皇帝)有六个儿子,其第四子高长恭封为兰陵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高长恭美姿容,面如傅粉,是一个时代的美男子。每临阵,常以一个狰狞的铁面具罩脸,以威吓敌人。邙山之战,他深入敌阵,一马当先,万夫辟易,获得大捷。其英雄气概赢得全军上下的钦佩,将士们自编自吟赞美的歌谣,名为《兰陵王破阵曲》,一时流行开来,国人诵唱,街衢讴歌,声名显著。高纬有一次便问他:“你深入敌阵,视死如归,难道不怕死吗?”兰陵王回答:“家事亲切,便不畏死。”天下都是高家的,当然是家事了。兰陵王无非是表效忠之意,可高纬却不这么想,他对兰陵王“家事”一说颇为忌讳,渐生疑忌。于武平四年,高纬赐给兰陵王一瓶鸩酒,令其自裁。高长恭仰天长叹,对爱妃郑氏说:“我戮力为国,事主惟忠,却遭见疑,是何道理?”郑妃哭劝他,不如赴阙自明,辩说无罪。兰陵王说:“天颜何由得见!”遂饮鸩从容死。

后来,雄才大略的周武帝在灭掉北齐以后,曾叹息着说:“设若两人犹在,我们要灭掉北齐,谈何容易!”高纬虽然昏庸,却偶有识人之智,他也为此自负。高俨兴兵诛杀和士开的时候,形势混乱不明,左右误告他可能是大臣谋反,他却说:“必是仁威(高俨字)所为。”杀了斛律光以后,众人推荐高思好做大将军,高纬又说:“思好这人将来必叛。”这两件事都如他所言,左右莫不赞其神明,高纬也认为自己了不起,愈益骄纵。自己作词作曲,创作《无愁》曲,操起琵琶自谈自唱,又令男女百人杂沓和之,声势蔚为壮观,民间称其为“无愁天子”。

但北周军队和南朝陈国却攻伐不断,不久,北齐要塞城池寿阳被陈国攻陷,无愁天子开始忧愁了,也惧怕了。数遍所有的朝臣,没有谁会打仗的了。穆提婆却劝他说:“陛下何必自寻烦恼呢?即使我们尽失黄河南岸,还有河北呐,还可以作一龟兹小国。陛下还是我们的皇帝。人生如寄,唯有及时行乐才最实际,快活一日胜过百年。”宫中都是嬖臣,因此附和者多,高纬于是大喜,仿佛这样危险就不存在了。仍嬉戏糜费,横征暴敛。酣饮依旧,歌舞依旧,昏天黑地,不知今夕何夕。

高纬可圈可点的,就是对冯小怜的“爱情”,如果能称为是爱情的话。无论他怎么昏庸暴虐,他对冯小怜的宠爱却与日俱增,日甚一日。她的娇媚与荒唐,使高纬沉迷在冯小怜的玉体酥香中不能自拔,千方百计地来满足冯小怜的一切要求。甚至视战争为儿戏,视国家为儿戏。为了这位绝美至极的冯妃,高纬竟说:“只要小怜无恙,战争胜败又有何关系?”标准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主儿,北齐终于在高纬的漠视和冯小怜的胡闹中玩完。

▲虹桥▲书吧▲BOOK。

第71节:玉体横陈

玉体横陈

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紧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后。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慧黠,能弹琴,工歌舞”。是一位聪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她原是高纬皇后穆邪利(小名黄花)身边的婢女,而穆邪利原是皇后斛律氏身边的婢女。后主宠幸她,立为皇后。高纬也真是搞笑,总爱在丫头行里扮相公,但后宫佳丽如云,帝王德性就是喜欢喜新厌旧。不久,高纬就不喜欢穆邪利了,而是宠幸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曹昭仪姐妹。

曹昭仪姐妹的父亲是一个音乐家,名叫曹僧奴,从小就培养两个女儿的音乐天赋。两姐妹不但有艺术潜质,而且天生丽质,这对才色双艳的姊妹花不久就被移栽入宫。但大曹生性稳重,不善淫媚,有时还发一点世家小姐的歪脾气,被高纬剥去面皮,撵出宫去。小曹却与她的姐姐正好相反,调笑媚人,风情万种,颇得高纬欢心,不久册为昭仪,备极宠爱。并给她筑隆基堂,雕栏画栋,极尽绮丽,恩宠逾于所有后宫佳丽。

女人善妒,曹昭仪得了皇帝专宠,其她妃子心怀不满可想而知,但多数只是嗟叹自己命苦。而皇后穆邪利就不一样了,她的皇后地位决定了她是打碎醋缸最彻底的一位,也是最想想方设法除去曹昭仪的人。她使出了最卑鄙的一手,也是历代宫中屡试不爽的老招,诬陷曹昭仪有厌蛊术,高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三尺白绫,赐曹昭仪旦夕就死。

谁知除掉了情敌,桃子却被她人摘走了。一个名叫董昭仪的美女入了高纬的法眼,大受宠幸,并很快封为夫人,不分白天黑夜,如胶似漆的缠绵。把穆皇后气得要死要活的,整日以泪洗面。侍婢冯小怜貌美聪慧,又善解人意,非常同情穆皇后,穆皇后也把她视为体己人,就把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向她哭诉。冯小怜此人是天降至宝,冰肌玉骨,明艳如玉,精通乐器,歌舞曼妙,而且聪明伶俐,很有心机。就向穆皇后献上一计,让穆皇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高纬,她甘愿以身为饵,充当间谍,离间诸美,把高纬对穆皇后渐行渐远的爱夺回来。穆皇后认为这是一条妙计,就答应了。果然,高纬自从得到冯小怜以后,就冷落了董昭仪。但也使穆皇后从此彻底失去了高纬,因为冯小怜太漂亮了,高纬一见,就被她迷得像喝了迷魂汤一样,云雨之欢更是妙不可言。

从此,高纬专宠冯小怜,“坐则同席,出则并马”,还发誓说“愿得生死一处”。只要冯小怜一有所求,高纬没有不答应的。假如天上的月亮能摘下来,恐怕现在我们就看不见这明明之月了。她身上的衣服首饰,动辄以千金计。高纬喜欢音乐,尝自作词作曲,谱入琵琶,与冯小怜一唱一和,其声嘈嘈,其语切切。艳舞狂欢,彻夜不歇。两人快活异常,神仙一般,时人号为无愁天子。高纬几次都想立冯小怜为皇后,只是冯小怜顾念穆皇后恩情,没有同意,高纬便册立她为淑妃,位仅次于皇后,命处隆基堂。但隆基堂是曹昭仪的旧居,冯小怜心里忌讳,要求拆了重建。高纬自然无异议,拨出许多金银,作为修缮费用。

据有的野史笔记记载,冯小怜是一个天生的尤物,肌肤吹弹可破,吐气如兰。玉体达到了最佳的黄金分割比例,曲线玲珑,凹凸有致,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在冬天软如一团棉花,暖似一团烈火,怀抱就是叫人欲死欲仙的温柔乡;而夏天则润滑如玉,凉若冰块。内挟淫技,宛若处子。与之交接承欢,无不曲尽其妙。使高纬这个久历风月的人,也感到了一种新鲜无比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