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袭来。
武侯军将士们一个个挺胸抬头,肃穆凛然。
为首的夏玄一身战衣猎猎作响,漆黑如墨的长发随风舞动,他的嘴角带着笑意,目光中更有如负释重的神色,心中叹道,第一次北征,终于结束了。这三十八天的战役,不但让三军将士们脱胎换骨,即使包括夏玄在内的武侯军诸将也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他们现在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将。
而是打败草原霸主鲜卑族的英雄!
包括张让的侄子,亲兵张斌在内!
但为了这一战,武侯军也付出了很多。
去时武侯军满编一万人,外加三千豪侠卫。
可归时,却有将近三千的热血男儿长眠在了大草原上。
他们的躯体虽然被烈火焚烧,但夏玄相信,他们的灵魂会永垂不朽!
--------------
三日后,一面高达十米,宽达五米的英雄碑立在了蓟县北门外。
这是夏玄亲自督造的一面石碑,聚集了数百工匠三天三夜刻成。
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这些都是战死的英魂留下的痕迹!
夏玄要让此碑永远立在蓟县北门,让世人都铭记他们的战功。
同时,一面面英雄碑也在督造,那是为将来准备,同时也代表了夏玄将来要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北征的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拓跋部的大将军拓跋凯已经由周仓和斐元绍亲自带领五百人押往洛阳,此事注定载入史册,毕竟擒获一个掌兵数万人的鲜卑大将军可是大汉王朝数十年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啊,更何况是在鲜卑如今最强盛的时期?而在夏玄北征的这一个月时间里,大汉王朝也发生了不少大事,比如太尉桥玄因伤痛无法上朝再次向天子刘宏辞官,刘宏见其确实已经不能上朝了,便转任其为太中大夫,赋闲家中。
与此同时弘农郡人,前司徒刘崎之子卫尉刘宽被朝廷拜为太尉。
刘宽乃是一代名臣,历任大将军掾、司徒长史、东海相、尚书令、南阳太守等职。为政以宽恕为主,被海内之人称为长者的刘宽担任太尉一职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不过想要觊觎三公之位的袁隗却因此而恨上了刘宽,毕竟太常距离太尉只是一步之遥,可偏偏天子却选中了刘宽,这虽然是历史上注定的事情,但袁隗却把问题怪罪到了夏玄身上,毕竟此前因为夏玄,袁氏可是丢尽了面子。
至于其他的些许末节暂且不提,毕竟夏玄的北征理论上来说已经是当今天下最轰动的大事了,而且此次北征虽然仓促,却打了一个大胜仗,试问天下官员百姓能不津津乐道吗?所以包括幽州在内,冀州、青州、并州等地现在都盛传着夏玄之名,以及夏玄麾下的武侯军将士。
武侯府。
文武官员齐坐一趟。
里面出现了许多新面孔,一些夏玄不认识的人。
这些都是这一个月里前来投奔的义士,他们通过了田丰等人的考验。
其中有不少的名字都引起了夏玄的兴趣。
他们分别是来自右北平的关靖,上谷的田楷,涿郡的单经,济阴的董昭,颍川的郭图以及平原的麹义!
这些可都是名人啊!
而且都在历史留名!
尤其是麹义,他在袁绍麾下所领先登军更是攻无不破,战无不胜,公孙瓒的白马从义就是在界桥败在了先登军手中,自此之后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当然这一个多月来,田丰招募的文臣武将绝不止这些名人,还有远从江东赶来的王豪,凉州而来的马武,徐州来的糜涛等等,只不过这些人的本事夏玄暂时不清楚,所有也没有太过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