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NBA天王列传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这场棒球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裁判却仍要求他为他们签名,为此,此赛不得不被推迟了几分钟。

在跑道的另一侧,是来访的客队纽约曼茨队。在这儿,乔丹同样忙得不亦乐乎。从球员休息室到更衣室,乔丹不停地为球员们签名,曼茨队的教练巴德·哈里森让乔丹为他签了两次。

由于遇雨,乔丹以与海盗队播音员一起向球迷们话别的方式结束了访问,在播音室外,仍聚满了翘首以盼的热情球迷。

访问结束的当晚,乔丹仍沉浸在三河棒球场内外所有球迷——包括装扮成海盗队吉祥物的那支大鸟的激情欢呼之中。那支大鸟友好地拍着乔丹的头,乔丹在回拍它的头的同时,瞥了瞥它的脚,诙谐地说:“鞋穿错了。”

乔丹的问题

我们再回到球场上来,令人遗憾的是,自从迈克尔·乔丹来到了密执安湖畔之后,公牛队的大多数队员却显得十分糟糕。“迈克尔·乔丹成了他们球队跻身NBA前列的唯一希望。”1987~1988赛季波士顿塞尔特人队教练这样说,该季,场上的乔丹几乎垄断了公牛的比赛——他一人得分占全队得分总数的32%。这样的情形令教练科林思遭到了广泛的批评。这些批评家们似乎理解不到,公牛队里除了乔丹及另一个刚出现的强力型前锋——年青的球员查尔斯·奥克莱外,几乎没有什么球员能与NBA其他俱乐部队相比。这些批评家们甚至责问教练,难道乔丹频频上篮得分竟然对队友们的心理和精神没有一点影响?他们甚至怀疑,为什么乔丹的才能不会像拉里·伯德及“魔术师”约翰逊一样,“使他周围的同伴受到鼓舞,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一篇带有侮辱性的评论文章甚至把芝加哥公牛队在某些场次的“拉开距离,一个突前”的进攻,称之为“违反篮球理论”。

即使是曾经慷慨地称赞过23号是“上帝乔装成的迈克尔·乔丹”的拉里·伯德,在1987~1988赛季见到乔丹似乎把赛场变成他一人独来独往的赛场时,也说:“我不喜欢看见老是同一个人在场上投篮得分,比赛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其实,无论是伯德,还是其他任何批评公牛队的人,都最好来回顾回顾NBA的历史。在1978~1979赛季的得分纪录上,就曾记载过印第安纳州一支球队里的一位身高2?10米的年轻球员,其个人投篮数高达全队的30%,得分更占全队总得分的33%,而这只不过是发生在十来年前,全国尽人皆知的一位垄断球场的球员的故事。而且,情况表明,要在NBA球场上发生了这种情况,那么这一方球队必定是拥有一个天才和一群平庸之辈,他们若获胜就非得这样干不可。拉里·伯德和“魔术师”约翰逊在场上用传球而不是投篮得分使他们的同伴发挥得更好,那是因为他们有像贾巴尔、沃西、麦克黑尔和丹尼斯·约翰逊这样优秀的球员,事实上,如果乔丹也像他们一样仅仅只是传球给公牛队队友的话,那么公牛队全季的比赛结局可能会是20胜62负,甚至零胜82负了,如果我们设想在那个赛季NBA的总裁大卫·斯坦恩(DavidStern)——或许,我们都承认他是NBA最伟大的改革者——把乔丹与拉里·伯德或者与“魔术师”约翰逊相互交换一下球队位置,或许我们就会看到,到底公牛队会取得多少胜利,或者说,湖人队和波士顿塞尔特人队会输掉多少场比赛了。

乔丹说:“我仅仅把这些议论看作是要我发挥得更好的一种挑战,也把它看作是要我们队更上一层楼的动力。”他又说:“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牛队仅有我一人在战斗,取得胜利要靠大家的努力,难道说没有‘魔术师’约翰逊的传球,贾巴尔、詹姆斯·沃西便进不了全明星阵容?没有拉里·伯德的支持配合,麦克黑尔和丹尼斯·约翰逊在波士顿塞尔特人队内便不能有所作为?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无疑是个大傻瓜。”

拉里·伯德曾三次获得NBA最有价值球员奖,“魔术师”约翰逊在1986——1987赛季以高于乔丹的票数获选该季最有价值球员,尽管该季乔丹技艺蒸蒸日上,在NBA的影响如日中天,然而“魔术师”约翰逊却以助攻数略高于乔丹的成绩,夺走了这项被誉为职业篮球中的爱因斯坦奖的NBA最高奖励——最有价值球员。

很显然,乔丹若想得到这一殊荣,公牛队就必须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就必须找到能与乔丹进行配合的人物。

但令人遗憾的是公牛队的上层,他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未能邀请到、租借到、或者偷挖到一位能给他们这位非同寻常的年轻核心选手以足够支持、配合的球员。以天才球探闻名于NBA的公牛队副总裁杰里·克劳斯(JerryKrause)曾允诺,要为乔丹寻求到强有力的支持者,使公牛队有足够的力量向NBA总冠军发起挑战,但挑来选去总未如意。1986~1987赛季,公牛队也仅仅停留在42胜40负的战绩上,与一流强队仍有一段差距。

乔丹则认为,克劳斯这位矮胖的来自于丹蒙罗阳连锁饭店的副总裁已经陷入了一条错误的选人之路,1985~1986赛季,当乔丹的腿骨折之后,他们就一直要求乔丹不要上场,即使他的腿康复了之后也是如此。乔丹暗示,这是公牛队的领导层希望球队失利,以便球队能在球季后的选秀排位中得到一支好签。但乔丹也承认,“面包圈”克劳斯——因为克劳斯极爱吃油炸面包圈——这一招收到了效果,尽管见效得很慢。乔丹对公牛队那几年在选秀大会上选中的新秀表示满意,1986赛季,克劳斯从公爵大学选来了布雷德·塞莱斯(BradSellers)。1987年,选来了中阿肯色大学的大前锋霍利斯·格兰特(HorceGrant)。同时,按照一项选秀前的协定,将西雅图超速队选得的新秀,乔丹在高中时期的前队友,当时并不出名的小前锋斯科特·皮彭(ScorttiePippin)揽入队中,这些新球员的加盟,无疑使公牛队的实力逐日增强,特别是格兰特和皮彭,更与乔丹携手合作,成了日后公牛队登上NBA总冠军宝座的绝对功臣。尽管如此,乔丹仍对克劳斯持怀疑态度,他说:“我和面包圈相互之间都保持着一段距离。”

乔丹对当时的公牛队教练科林思也有过不信任。尽管后来有人认为,不幸的科林思指挥过乔丹领衔的公牛队却未能与乔丹一道共享公牛队荣膺NBA总冠军的辉煌。1984年,在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校友运动会上,乔丹曾认为科林思是“间谍”,当面说过科林思:“我实在不想认识你。”1986年,当34岁的科林思接过了公牛队主帅帅印时,乔丹对此事仍然没有释怀。然而此后不久,两人却找到了他们的共同点——两人都曾是奥运代表队选手,也曾想作过高尔夫球运动员,都以较高的选秀位次入选NBA职业篮球俱乐部。而且,两人都遭到过骨折的磨难,科林思似乎是在1981年因股骨骨折而结束了自己的职业运动员生涯。当然,两人也曾因为训练制度而有过小小的不愉快。

“迈克尔·乔丹本人和公牛队领导层都知道,如果让他长期在队内处于这种超负荷的压力下运转,意外迟早会发生。当然,有时我甚至会侥幸地希望,像迈克尔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发生意外。”科林思在乔丹骨折之后感叹地说。

乔丹显然是一个相当挑剔的人,这后来已不是什么秘密。他与科林思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技术的认识上。坦白地讲,乔丹并不认为科林思是一个能让公牛队夺得冠军的教练,事实当然已证明乔丹是正确的。

不过,后来一度有种风言,指责乔丹看不起他的队友——这一点并没有什么证据。也许乔丹太过于优秀,领袖作用太过于突出,因此开始时与队友们的距离较远。但乔丹绝非那种傲慢自大、不识大体的人物。

1988年,在夺得NBA常规赛季“最有价值球员”后,乔丹把奖金分成了12份。他对队友们说,这不仅仅是金钱,这也是友情,咱们人人有份。不仅如此,他还对报界大声宣称:“尽管我得到了‘最有价值球员’奖,但我的表现离不开我的亲密搭档,离不开我的队友的配合,没有公牛队,就没有我乔丹。”

乔丹已经完全成熟起来了。

飞人与刺客

1989~90赛季,菲尔·杰克逊接替科林思成为芝加哥公牛队的教练。他的到来是公牛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乔丹王朝殿堂最重的一根巨柱的撑立。这么说毫不为过,在篮球圈子里,乔丹真正的朋友不多,巴克利可以跟他无话不谈,皮彭则是他“处处罩着”的小弟,而若问乔丹最钦佩的人,则只有菲尔·杰克逊。

杰克逊是1973年NBA冠军队纽约尼克斯队中的一员猛将,因为个子瘦长而有“拖把”的绰号。杰克逊在作球员时就以好读书而闻名,退役后在新泽西网队干了几年助理教练。1987年踏进芝加哥,协助科林思,科氏辞职后,他被“扶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