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驻马太行侧 > 第61部分(第1页)

第61部分(第1页)

“是要好好感谢,不过此地不能久留。”岳维汉道,“这次小鬼子吃了大亏,绝不会善罢干休,不出意外的话,小鬼子的飞机马上就会飞到这里,进行报复性的轰炸了,所以,有劳赵镇长疏散各村各寨的民团,大伙再聚在一起目标太大了。”

“行行行。”老镇长连连点头道,“我这就让各村各寨的人打道回府。”

…………

武汉行营,总参谋部作战室。

蒋委员长正在拍桌子摔杯子,大发雷霆。

两件事,一是南京卫戍司令唐深智居然带着一大群高级将领抛下部队逃跑了。

再就是第五战区总司令长官李宗忍刚刚从徐州前线发回电报,第3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保安司令韩复榘不战而逃,日军第10师团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山东首府济南,第5师团也已经推进到潍坊沿线,正沿着潍台公路向台儿庄方向急进。

韩复榘这一逃,整个徐州战场的局势顿时便急转直下。

由于原定参加徐州会战的各国军部队还没有部署到位,仅凭22集团军又显然不可能挡住日军两大主力师团的东西夹击,一旦徐州提前陷落,日军华北方面军就有可能与华中方面军实现会师,这样一来徐州会战的战略意图就彻底落空了。

小诸葛白崇起坐在旁边一声不吭,心里却是不无怨怼。

如果不是蒋某人强行将重炮旅调拨给了唐恩伯,韩复榘又岂会不战而逃?津浦线北段又岂会大门洞开?如果不是蒋某人私心作祟,为了保全唐恩伯兵团,反将原驻苏南的于学忠57军和原驻蚌埠的张自忠59军以及桂军第21集团军调往徐州战场,津浦铁路的南段又岂会大门洞开?

在津浦路北段,至少还有邓锡候的22集团军能够抵挡一下,可南线呢?

蒋某人天真以认为,日军在攻占南京之后肯定需要休整三到六个月的时间。短时间内绝对无力北上,所以一意孤行,非要将57、59军还有21集团军调往徐州,结果呢?结果南京之战还没有打完,日军的两个主力师团就已经渡过长江北上了!

现在好了,整个皖省门户洞开,直到淮河都已经无兵可调了!

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徐州会战很可能就要胎死腹中,小诸葛心里不禁充满了遗憾。

第072章 江浦大捷

良久良久,蒋委员长终于压下了怒火。环顾四周的高级将领道:“如今南北两线的战局都不容乐观,诸位可有良策呀?”

众将或者低头或者他顾,没有一个人吱声。

有人曾经说过,国军是一流的士兵,二流的士官,三流的将领,不入流的统帅!

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基本上却是事实,对于蒋委员长的形容尤其入木三分,蒋委员长能成为党国的领袖,足见其过人的政治手腕以及人格魅力,但他在军事指挥上却实在是缺乏天赋,可他偏偏就喜欢越越级指挥前线的部队。

比如说淞沪会战,国军之所以战败,蒋委员长是负有主要责任的。

淞沪会战开打之前,白崇起就向蒋委员长提出建议,国军应该依托吴福线坚固的国防工事和日军打消耗战,而不应该陈兵于沪上海岸线与日军打野战,蒋委员长偏不听,非要在海岸线上与日军纠缠,结果被日军的舰炮群消灭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淞沪会战战至中盘。日军先期投入进攻的五个主力师团已经精疲力竭,此时国军仍有机会主动收缩至吴福线,再依托坚固的国防工事持久抗战,可蒋委员长却始终对美英列强的干涉调停抱有幻想,迟迟不愿下令撤兵,以致丧失了最佳的撤退时机,等到柳川平助的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之后,局势就彻底崩坏至无可挽回了。

现在,徐州会战还没开打,就已经因为蒋委员长的瞎指挥而陷入流产的险境了。

前文说过,徐州会战的意图是要全歼孤军深入的日军矶谷师团和坂垣师团,迫使华北方面的日军基本上丧失主动进攻的能力,这样,国军就能集结重兵于长江流域,全力对付华中方面的日军重兵集团了。

可是现在,徐州会战各参战部队还没有部署到位,南北两线却已经门户洞开了,一旦南下的第10师团、第5师团与北上的第18师团、第13师团会师徐州,一旦日军四个师团抱成团,国军纵然是集中举国兵力,也绝对吃不下来了!

蒋委员长的目光最终又落到了小诸葛白崇起的身上。

白崇起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地道:“津浦线北段还好说,邓锡候的22集团军装备虽然差些,但好歹也有三五万人,坚持十天半个月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津浦线南段啊,由于57军、59军以及21集团军已经北调。现在从浦口直到蚌埠已经门户大开,仅凭驻守合肥的114师,是无论如何也阻挡不了日军北上集团的!”

这一刻,蒋委员长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

不过话又说回来,蒋委员长也有他的苦衷,一个南京保卫战,他的十几个嫡系王牌师就拼了个精光,如果这次徐州会战再将整个唐恩伯兵团拼光,那他蒋某人可就真的成了光杆司令了,到时候还怎么弹压各省的土著军阀?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蒋委员长才将57军、59军以及21集团军北调徐州。

蒋委员长一厢情愿地认为,日军华中方面军在打完南京保卫战之后,会因为伤亡过大而休整至少三个月的时间,他却没有想过,日本的战争动员机制要远远优于中国,日本政府的战争动员能力更是远远强过国民政府,南京保卫战虽然大量杀伤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却远不足以使日军丧失全面进攻的能力。

说到底,现在日军的战线还不是太长,他们还支撑得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