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也是,仨日本人放在一块有将军高吗?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吉鸿昌被国民党逮捕,在法庭上,吉鸿昌大义凛然,历数蒋介石不抗日的种种罪行,最后吉鸿昌在北平监狱被秘密杀害。将军临刑前留下一首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死刑犯应该是蒙上眼睛背对行刑队,跪下挨枪。将军要求坐在椅子上看射杀自己。特务不敢开枪,枪毙犯人,也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刽子手端着枪直哆嗦,吉鸿昌将军高呼口号,壮烈牺牲。

华北怒难平

1933年国民党爱国将军蔡廷锴、李济深,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社会各阶层的民众都开始抗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加剧,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威逼平津。当年伪满洲国国境线划到长城,与北平近在咫尺。日本得寸进尺,妄图吞掉华北,把华北变做第二个伪满洲国。国民政府同日本达成了《何梅协定》,中央军撤出河北,取缔一切抗日活动。当时驻守平津的国民党29军,属于冯玉祥的西北军系统,日本盘算着冯玉祥可能倒戈,便允许29军留了下来。

29军装备落后,全军一共22000人左右。部队的枪械有13是西北军在反蒋战败时遗留下来的汉阳造、三八式;还有13是原甘肃调出来的老毛瑟枪,当时为倒蒋发给地方武装部队用的。这种老旧步枪由于当时各兵工厂早就停止制造子弹,弹药补给相当困难;另外13是29军枪械所自己制造的,再加上一些从孙殿英部买来的土枪。全军上下山炮和野炮一共才16门,重机枪97挺。因为部队枪支弹药不足,就为部队士兵配发了大刀。

可怜的29军装备士兵跟义和团差不多,每个人一把大刀,两颗手榴弹,在战场上跟日本人较量。长城喜峰口战役,29军将士夜袭敌营,一千名勇士出发,归队26人,974名勇士战死沙场,歼灭日寇一个重炮联队。800多个日本鬼子全被砍死,日本的报纸惊呼明治大帝兴兵以来,皇军未遇如此惨败,败在冷兵器之下。堂堂一个重炮联队,被大刀片给切了。小日本在这场战役前,军官佩带的都是华而不实的西式指挥刀,从这场战役以后才恢复日本的古刀。

日本人特别有意思,勇于自杀,羞于被杀。中国人认为自杀可耻,在战场上被敌人杀掉是勇敢的。小日本跟咱的观念正好相反,他们以被敌人杀死为耻,自杀是无上光荣。飞行员拿着指挥刀上飞机,刀是铁锻造的,带上飞机,罗盘失灵,飞机胡乱地飞。大概日本兵跟义和团的水平差不多,很迷信,在战争中被敌人砍掉脑袋的话灵魂出窍,来世没有办法投胎,所以咱们的29军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但是大刀毕竟不是飞机、大炮、坦克车的对手,这个很危险。

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害了英美利益,他们支持国民党的亲英美派抵制日本。东北原来就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对英美势力没有什么损害。华北就不同。

对蒋介石来说也是如此。东北原来是张学良的势力范围,蒋介石收不了税,任免不了官员,华北是700年故都所在,如果被占领,对全天下人没有办法交代。蒋介石也看出日本没完,永远无法满足。你要华北给它,它就要华中、华东、华南,所以必须反抗。

1935年,中共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奠定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在中共这个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各阶层起来抗日。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主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平津学生随后组织南下宣传团宣传抗日救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

感召生变局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奉命剿共,一打仗就从红军的阵地上飘来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声。东北军占领的城镇,城门楼上拿白纸刷上三个大字一贴:山海关。关东军成天在山海关来来回回,军心自然瓦解。张学良一看仗没有办法打,就跟红军握手言欢。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剿共,张、杨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

统帅被扣,国民党内部亲日派主张轰炸西安,继而对蒋介石取而代之,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中共高瞻远瞩,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引起的问题,反对新的内战,并以此为契机,联合南京的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以推动南京政府走向抗日。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后负荆请罪送蒋介石回南京,一到南京,军事法庭判处张学良十年有期徒刑。1947年张学良掐指一算,到了出狱时间,托人送给蒋介石、蒋夫人一对名表:到点了,该放我了。蒋介石更幽默,给张学良一本1936年的日历,给张夫人一双拖鞋,意思是1936年的事忘不了,永远拖下去。不但不放,还把他押到了台湾,一直关到1991年。1991年,李登辉解除了对张学良的管束,张学良飞赴美国夏威夷。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蒋介石停止剿共,联共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敌后战场,华北、华中、华南。抗战八年一结束,人民解放军由3万发展到130万,陕北一个根据地发展到19块根据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一个亿,三年后江山易主,改天换地。所以,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4神秘走失的士兵

众里来寻你

国共对峙的十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共的内外政策有一个转变过程。从1927年到1931年,中国社会以阶级矛盾为主,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就是进行土地革命,反蒋。1931年到1935年,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中国共产党既反蒋又要抗日。从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内外政策从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1935年到1936年也就是华北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个时候是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战线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各中间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民族工商界人士以及宗教界领袖也包括其中。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共两党携手并肩共同开始中国的卫国战争,即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共14年,前六年局部抗战,卢沟桥事变后开始了中国的全面抗战,历时八年。当时的北平,三面被日本包围,北面伪满洲国的国界一直划到离天安门八十公里。东面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2县脱离中国。北平西面,内蒙古的王公德穆楚克栋鲁普,主张蒙古独立,成立伪政府,组织伪军。北平三面受敌,古都已然处于战火的前沿。北平跟内地唯一的联系就是京广铁路,当时叫平汉路。卢沟桥是平汉路的必经之地,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就切断了平汉铁路,北平也就成了一座孤城。

日本在卢沟桥附近有一支驻军,7月7日晚,日军在卢沟桥畔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演习的时候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实际上那一名士兵闹肚子,没跟长官汇报,就蹿地里去了。日军就借口这个士兵失踪,要求搜查宛平城,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炮轰宛平城,卢沟桥事变爆发。实际上日本人提出搜城无理要求的时候,闹肚子的兵已经归队。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就发表了通电,号召全民族一起抗日。国民政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抗战方针。

美庐决抗敌

对于庐山谈话,过去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当时蒋介石讲:“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弱国不是一个强国,弱国的态度应该是应战而不是求战,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没到绝望的时刻不要放弃和平。在战和之间,如果有选择的话,负责任的统治者肯定应该选择和,而不应该选择战。中国近代动不动是拼了,拼又拼不过,一拼就败,一败就是割地赔款。当时蒋介石认为能不打尽量不打,但他也知道,日本是让了东北要华北,让了华北,可能就要华东。“我们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续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会变成北平!”所以蒋介石也说:“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庐山谈话标志着国民政府已抱定抗战之心。

5贴上老本仍不敌

实力大比拼

出于国内状况和战争消耗考虑,日本希望能够短时间内吞下中国。打完华北,日本挥师南下攻打上海,再取南京,给国民党一个下马威。上海毗邻南京,是蒋介石的发家处,正是他的“龙兴”之地。日军选择如此路线,国民政府无路可退。当即蒋介石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抵抗暴力,保卫国土。国民党开赴前线进行了著名的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当时的国民政府可谓动了老本。中国累计参战兵力70多个师,70多万人,日军累计参战兵力12个师团,20多万人。当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对比非常悬殊,日本当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60多亿美元,中国是10亿美元多,如此一个大国,基本上还停留在中古时代的农业社会。国民生产总值只是相当于日本的16,军事力量更是相距甚远。日本的海军世界第三。军舰总排水量达到170万吨。仅次于美英,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10艘。中国是只有6万多吨军舰,好多都是甲午海战打剩下的祖父级的军舰,比水兵的爷爷都老,那种船能开出海就不错了。日军约有2600多架飞机,中国只有305架,双翅膀的木头机,敞开式座舱,飞不高,飞高了飞行员会憋死,也飞不快,翅膀外边蒙着一层帆布,或者包着一层铝皮。对付中国的木头机,日本的机舱子弹全是燃烧弹,只要达到木头飞机,飞机准着,而且还只有305架。日本现役军人是50万还有300万在乡军人,都是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预备役军人,战斗力很强。中国军队加上共产党的军队当时是200万,中央军大概占14,剩下的部队尤其是军阀部队基本上都没有战斗力,当兵为吃粮,扰民有术,御敌无方。

日本兵基本上都是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甚至初中毕业,都会捣鼓照相机,能够操作追击炮,望远镜,能看得懂地图。中国兵基本上都是文盲,在1949年中国人的识字率是20%,1937年认识大字的更是可想而知。所以淞沪会战中国军队以27万人伤亡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65:1的比例。在当时已经相当不错。'注5…75'

中国军队的现状跟鸦片战争时候差不多,人数虽然多,但分布在全国,在交通状况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要把军队调到淞沪战场是需要时间的。当时国军最精锐的部队是3个德械装备师,36师、87师、88师。87师、88师镇守南京是卫戍部队,现在从南京去上海坐动车可能一个小时,那一会儿要20多个小时才能到,上面还有日军飞机轰炸。当年36师从西安调往淞沪战场,蒋介石给36师师长宋希濂下令,限该师几月几号之前到达上海,否则师长以下军前正法。宋师长急了,把全师组织起来直奔火车站,到了火车站,人家说对不起,运力不够,一个师我拉不了。没那么多怎么办,先去一个旅吧,一个师有两个旅,先去一个旅吧,怎么找得赶到战场,于是一个旅上了火车。火车开到宝鸡,下来吧,没铁路了,铁路就修到这儿,所以就全旅下车,下车找汽车,对不起,没这么多车拉不了一个旅,那就先去一个团,一个旅两个团先去一个团,上了汽车跑半道下来吧,没汽油了,没汽油怎么办,先去一个营吧,把那两个营的车里头的油抽出来放在这个营里头的车里,先跑,等跑到头一点油都没有的时候怎么办,就全营找身体最棒的凑成一个连举着36师的军旗,跑步进入淞沪战场。所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6师军旗到了上海,实际上到的人数屈指可数。

国军浴血敌

淞沪会战国军第一个师填上去,日本人海陆空炮火上来,一个礼拜就打光了。可能一个礼拜都用不了,一个连一百多人,上战场一天基本上就全完了。蒋介石中央军的士兵进入上海之后,他拿灯泡点烟抽,他们肯定没见过点灯了,他觉得这是蜡,能把烟点着了,这是蒋介石中央军的士兵。所以你可以想象中国当时完全是中古的这么一个社会,兵连电灯都没有见过,士兵的素质可想而知。小日本阵地上有电网,中国兵哪懂这个,举个大刀就砍,一砍挂在那儿了,战友去救他,一下一个连全能挂在那儿,他就不知道那是电网,你不能去拉他。不懂啊,一个连全能挂在那儿,没见过电。所以淞沪会战血拼了三个多月,本来小日本想三个多月灭亡中国,光打一上海就三个多月,所以这战打得虽然是惊天地兮泣鬼神,但是能看出来两国国力的巨大悬殊。

一方占据高楼,以战车战机掩护,交叉火网设计,一方以战友尸体掩护,先前猛扑,围攻之战,国民党部队损失惨重,进展很有难度。随后日军不断派遣援军强行登陆,从1937年8月中旬到11月中国军队退出上海,日均投入兵力达到30多万人,说中国军队是在浴血奋战,毫不夸张。

屠夫没道理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侵华战争进一步升级。蒋介石曾经三次召集高级将领讨论守卫南京问题。国民政府首府被攻陷,多少有些丢人。不过纵使大家有保卫南京之心,但是却没有这个实力,南京城被日军重重包围,守城各军战斗多日,伤亡重大。最终,日军入城,南京陷落,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