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在一个月工资五百,吃饭都吃不饱,突然电视上说春节后老师的工资一个月涨到一万二,从现在开始到春节我就没合过眼,过完春节之后宣布,对不齐没钱涨不了。我直接就送精神病医院,弄不好就上八宝山了,你要不给我这个希望,五百也凑合活了,还有三百的,咱认了。突然一下子你告诉我一万二,你这不是坑人吗?所以答应给我们战胜国待遇,到时候你不给,首先学生就怒了。

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军阀政府开始逮捕学生,学生还不好办吗,学校开除你,你没办法了吧;你嚷嚷半天,逆反心理半天,把你扔马路上你身上没有一分钱,所以学生的游行很快就被镇压。

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了上海,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这样一来,吓坏了政府。wwW 。t Xt x  Z.cOm工人罢工可比学生罢课厉害。而且还是长江流域,英美帝国主义的大本营上海。英美跟日本在争夺中国的问题上有矛盾,所以美国的公使告诉美国外交官对五四运动的学生反抗要抱同情的态度。英美对北洋政府施压,要求给学生一个说法,不然工人都罢工了。北洋政府亲近英美,一看,大哥说话了,马上下令释放被捕学生,不在合约上签字。

兼职搞革命

五四爱国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的全都达到了,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成功而且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这次爱国运动以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这两位,是中共的创始人,这两位相当于咱们中国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先生论学问没的说,大学教授,论人品没的说,论经济地位,人家那日子好到你无法想象。北洋时候教授牛到什么程度,就跟现在香港的教授似的,你看中文大学的教授都是自个儿开车去,有专用停车位,在香港你要没车,你可以领低保。你说我们家连车都买不起,你就吃低保吧,作为老师来讲,一个半月的工资就买一辆汽车,所以你要没车你可以吃低保。你要敢把这车开上街,这绝对是你经济地位的象征,一升油10。6块,香港堵车跟北京有得拼.闹市区停半个小时上百块,楼底下买一个专用停车位,三年100万,比这个车子值钱得多得多.所以香港有钱的人也是坐地铁上下班,那地铁挤得跟北京也能比一比.香港有车的,也就是周末开到深圳牛一下.你看那些教授自己开着车上班,大学院里都有专用停车位,一般来讲教授一个月20多万港币,然后还有住房各种补贴什么的,都到这种程度。民国时候的教授就这样,李大钊北大图书馆主任,一个月大洋150块,这只是他一份钱,他还有好几份活儿啦。

陈独秀一个月的进项能到多少钱?300多块大洋!300多块大洋是什么概念,北京城里买一套三合院两百块,他两个月工资三套房,鱼翅席一桌10个人8块钱,燕窝席一桌10个人12块钱,他一个月工资光吃燕窝席就能吃几十顿,你现在一个月挣12万,你去吃燕窝席能吃几顿?张国立演的《我这一辈子》里面,一块大洋能雇两辆洋车,拉着老婆孩子岳母到酒楼里,一大桌子菜,又有酒,再给拉回去,就一块大洋。那时候当兵的一个月是6块半,大街上转圈的巡警是7块,骆驼祥子估计他两块都到不了,警察局长是40块,小学老师是80块,小学校长最少是120块大洋,你要私立的可能更高。大洋绝对是通硬货,季羡林先生北大的国宝啊,22岁大学一毕业,在济南教语文一周十节课还不当班主任,160块大洋,所以他1935年到1945年在德国留学了十年,那没有公费全是自费。那钱哪儿来的,工作那么几年,能在德国待十年,你现在工作一年能在德国待十天,买什么东西折成人民币都得乘以十,你到那儿就能够待十天,可想而知,人家多么有钱。

马克思是律师,夫人燕妮是伯爵小姐,恩格斯家拥有整个特利耳城莱茵河两岸的工厂,这些人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显然不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真正为救国救民。

3一个“主义”

皈依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作为革命的武器并不容易。近代中国人,不断地找寻一条能够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道路。农民起义,地主士大夫自省,资产阶级改良或是革命,几乎所有势力的努力都已经尝试,在建立民国后,政局依旧没有好转。

中国思想界几乎陷入全面的混乱。鲁迅先生说过,拿来主义,西洋的东西不分良莠,都视作救命稻草,拿来就用,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中无计可施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个外来的思想,如何得以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被人信服,如何转换成斗争的武器?

十月革命04的一声炮响,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给探索中的中国人似乎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但实际上,“五四革命前后,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当中,只有12人是无产阶级。其余所有人都受过教育,而且有些还出身于相当富裕的小资产阶级。在地理上他们分散在北京(围绕杰出人物陈独秀和李大钊所在的北京大学)、上海(围绕创立于1923年的观点激进的上海大学和陈独秀在1919-1920年创建的工会组织)、武汉三镇(围绕中华大学及其附属高级中学,李汉俊与恽代英在那里任教)、长沙(围绕毛泽东、蔡和森与其他人组建的新民学会)、广州(围绕陈公博、谭平山与其他人在其中任教的一些学院)、广州的海丰、陆丰(围绕彭湃的农会组织)、内蒙古(容易到达苏联和北京)、陕西的榆林(围绕由李大钊的学生们入魏野畴执教的师范学校)、成都(围绕吴玉章和恽代英任教的高等师范学校),连同许多中国留学生在那里收到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日本、法国、俄国。思想影响的源头主要是北京(通过广为流传的杂志《新青年》),再加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考茨基的着作的日本译文,以及在法国同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的接触。05”

对于马克思主义重要着作的翻译,是了解、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中国第一次出现马克思其名是1899年2月,《万民公报》刊载了有李提摩太译、中国教士蔡尔康撰写的《大同学》,此文介绍了马克思与恩格斯。此后,两人的名字逐渐见于报端。

大体来说,五四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译介者和传播者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有选择地引入。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系统地推出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推介、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以《新青年》为阵地,马克思主义的《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的经济学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等着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催马建党忙

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目标一致,都是以反帝、反封建为目的。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期间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需要有自己的政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各地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共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南有陈独秀,北有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此前,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各地和在海外的法国、日本留学生中,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地建立起来。[图注4…55]当时全国是53个党员,其中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党纲。党纲在内容上,确定了党的名称及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大会明确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同时确定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1949年能够取得胜利,靠的是先进阶级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革命想要成功,必须具备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先进阶级的代表。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先进阶级,跟机器大工业相关联,相对于传统阶级来讲,资产阶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康有为的变法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开朗地主的拥护,这些人在中国是极少数。孙中山搞革命,靠的是华侨、留学生、会党。武昌革命成功靠的是新军,越看越能看明白,WwW。TxtxZ·cOm孙中山可能一生都没有得到过资产阶级真实的拥护。中国最厉害的资本家张謇,他是拥护袁世凯的。所以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是先进阶级领导,但是它没有群众基础。太平天国、义和团倒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没有先进阶级领导,这更可怕。只有中国共产党,既代表了先进阶级又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引领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完成了建党任务,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在当时并不掌权,把推翻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目标,说明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只是照搬苏联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改变了这种局面。

1922年的中共“二大”12个代表代表了全国195个党员参加会议。大会确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最高纲领。明确了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不时资产阶级。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中国的国旗就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中间的那个大星星显然是中国共产党,那四个小星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当时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正是取意于此。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中,民族资产阶级不但不是革命的对象,而且是革命的动力。[图注4…56]

在这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1919年成立于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是世界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它凌驾于各国共产党之上。

4谈合作不得周详

有媒有姻缘

“二·七”罢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想战胜敌人,自个单练不成,必须争取同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共产党有合作的基础,共产党愿与其合作。

国民党在革命的政党里,有地盘、有军队、有政权。孙中山非常希望袁世凯死后的新一届政府恢复辛亥革命的象征——《临时约法》,没想到段祺瑞公开声称“我一不要总统、而不要国会、三不要约法”,气焰较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中山再举义旗,掀起护法运动,联合西南军阀对抗北洋军阀,结果很快失败。孙中山败走上海,随后南下广州。广州是孙中山的重要基地,也是当年革命洪流最为汹涌的地方。海军的两艘军舰宣布拥护孙中山,北京的一百多名国民党籍党员也尾而随之。1917年的广州,不够法定人数的非常国会召开,就是这个议会上,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从1921年开始,中国就存在两个政府,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广州以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政府虽然建立起来,但是孙中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他需要掀起生机勃勃的革命运动,需要自己稳定的财政收入,需要有一支强大的能够支持革命且听命于自己的军队。作为国民党领袖的孙中山,革命总是没完没了地失败,孙中山痛定思痛,深感国民党已经丧失了当年革命的勇气。眼瞅着辛亥革命胜利十年,建党17年的国民党,党员们做了官,买了房子,娶了姨太太,生活安逸,也开始安于现状。国民党急需改组,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的、朝气蓬勃之人。孙中山看中了共产党——彻底革命的政党。

共产国际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开展共产主义运动,他们希望国民党能够支持工人运动,能够吸引民众参加反对军阀和外国帝国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指示中共要同国民党合作。就这样,因缘聚足,时机成熟,共产国际做媒,从中撮合,国共两党有了合作的基础与意向。

你我的姿态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三大”,决定同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采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帮助国民党改组为四个革命阶级联盟的政党。

共产党人的双重党籍,当两党目标一致时很好共处,一旦两党分裂,对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就凸现出来。未成年的共产党,早起容易犯下“左倾”或是“右倾”的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完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放弃领导权就是右倾;照搬外国经验,扩大了革命的对象就是左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是同盟军。资产阶级既不是领导,也不是敌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本该由资产阶级领导完成,指示中国资产阶级软弱、妥协,它完成不了,所以只能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作为国共合作另一方的中国国民党,也表现出了应有的姿态。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的重点是改组国民党。国民党本是松散的欧美式政党,1905年成立到国共合作前,刚刚召开“一大”。但是共产党告诉他,得把党员给凝聚起来,国民党组织形式向共产党靠拢。国民党“一大”通过了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罗、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黄埔万人迷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革命要用暴力手段,暴力就得有自己的军队。孙中山当年外号叫孙大炮,他不像康梁,给皇上上书,一再上书。孙中山明白:想要朝廷听话就得推翻它。暴力革命需要有自己的军队,不能像武昌起义那样靠新军,护国运动靠西南军阀那样。

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正式名称叫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三年属于速成班,一共开办了六期,半年一期。1927年迁往南京,改名叫“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是一所正式的军官学校,学制三年。孙中山在黄埔6月16日的开学典礼上,亲临讲话,勉励学生:“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蒋介石非常看重黄埔,他在就任黄埔军校校长之前,已经是中将军衔,粤军的参谋长,国民党的军队主要就是广东的粤军。黄埔军校校长编制是少将军衔,但是蒋介石宁可降级到黄埔军校当校长,因为他看得出来这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后来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是黄埔出身,跟蒋介石是师生之谊。

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黄埔军校不但要教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