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唐宝袭音 > 第11部分(第3页)

第11部分(第3页)

主屋里,温娘子也是一夜不曾入眠。眼角流下的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湿湿粘粘的,可温娘子却连擦也不想擦。

涵娘在一边听呼吸便知娘子醒着,外头的更鼓已经响过三声了。

“娘子,早些睡吧。熬坏了精神如何使得,阿郎和二娘日后还要您多多提点看顾着。”

温娘子叹了一口气:“那孩子怎么那么犟,好好的头发……”

“再蓄起来也就是了。两年不成总有三年,平素少出些门,待到二娘出嫁时,怎样也蓄起来了。”

“若有人问起来可如何是好?”

自断束发,总归是个不体面的事,难免为人诟病。

涵娘却自撇嘴:“二娘为何断发,总会有人知道的。就算不知,到时候说出郎子听便是了。如此大孝之事,若真明理自当体谅。若不明理,又何苦把二娘嫁到那样人家去。”

主床上凝了声响。

而这夜与雨,终是趁着夜色过去了。

第二卷:抽枝

第19章 一尺近

汝州青陶的净面光盆中,已经放了二斤的生粉、一斤的牛乳。案几上还另摆着三个瓷碗,一个盛着碾子磨成细粉的四两冰糖,一个里面放的则是打散的三个鸡子,另外一个里面呈的则是四两的素油。

八月的长安已经颇有凉气,厨房里却因今日生了烘炉火热了起来。抹麻的烘炉壁上热气腾腾的,炉门紧关着,荆娘拿着一只用得溜滑的铜铲站在一边等着,如弦的手里端站一只小巧细致的纯银漏刻。二人的眼睛皆直直的盯着其上的刻数,如临同大敌一般。几乎是在水丝泄尽的同时,荆娘麻利的打开了炉门。一股热浪喷出。荆娘却半点不在意,只偏过半边脸后便将铜铲探进炉内,嗖的一下,夹出了那块半点以前放进去的胡饼。

“这次的颜色果真漂亮多了。”

如弦惊喜的看着这只小胡饼的面皮,延了上一炉的细致,却比那微黄的颜色重了许多。二娘子提那个想法果然不错,刷了一层蜂蜜,看起来可不就是鲜亮多了,而且还散着一股沁香宜人的槐香,闻了便让人食欲大动。放在案上仔细切了三分,用漆盘托了,送进了堂屋。

屋里正榻上,温娘子正与二娘在打双陆,郎君坐在二娘这边,指点着二娘该从哪里走往哪里行。按说两个对一个,怎样也该赢的。可偏生宝袭赌运不佳,那骰子怎样也摇不过十个点去。温娘子本就惯打这东西做消遣的,技艺又高,运道又好,没有一会子,二娘就再输了。

“运气真背,儿不玩了。”

宝袭赌气撅起了嘴来,温大郎左右瞟瞟,笑着不说话。温娘子拿了帕子一颗颗的擦了棋,往青玉雕的藏子盒里放:“自个儿不会下,怪着运道什么事?”不凉不热的话依同往日,可眼角眉梢里却透得明晃晃的得意。宝袭歪头看向温大郎:“阿兄,姑母可是在说你了。这样的棋艺,万一出去输了,丢了面子可如何是好?”

温大郎听之笑骂:“看你刁滑的,姑母分明是在说你。”

宝袭很痛快的往后一让:“那阿兄来一局,让二娘也瞧瞧,熟是吴曹?”

温大郎但笑不语,温娘子也不接这样的岔,只慢条丝理的擦着棋子。立在一边服侍的涵娘几个观之微笑,其中尤以端着漆盘进来的荆娘最为愉悦。那天在清河公主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无人知晓。只知道那个伞儿没回来,二娘的头发断了,而门口对街租出去的院子换了人家。然后三位主子又似在蔡州时那般和睦了。

点心奉上,三人各自尝了。

温大郎不喜这种甜食,没有说话;温娘子却直点头:“确实比上次好些,漂亮还在其次,主要是这淡淡的蜜香。”转眼看宝袭,宝袭浅笑:“荆娘辛苦二十多次了,再不好,可当心荆娘躲着哭去了。”

温娘子笑笑没接这皮丫头的话,只扭头与荆娘讲,让她按这方子去店里做事。八月中元节将至,街上端卖的小胡饼已经出头。天气转凉,二娘先头想出来的那‘流玉’冷淘自是不能再卖了,只‘明月儿’一项卖得久了难免无趣,还是要有些应景的才好。余下的便是商话,温大郎兄妹便从屋中退了出来。

温家的院子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