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江山国色 > 第357部分(第3页)

第357部分(第3页)

而在城墙上争夺更是激烈,唐军在下午一次冲锋中,甚至差一点攻破了河阳城。那是唐军负责挖掘士卒,终于在城东一角挖透了一处城墙。

赵军发现时已经来不及阻止了,唐军乘此缺口要杀入城墙,这时苏定方正好赶到北中城,亲自率领着亲兵士卒冲上去填补这缺口,硬生生将攻入河阳城的唐军赶出了城墙之外。

最后搬来行女墙临时填补这一处城墙空缺。

但无论如何,这一日赵军以伤亡上千人的代价,守住了北中城。尽管唐军亦伤亡了两千以上,但唐军却拥有几乎无穷无尽的后备兵员。

刘德威,屈突通未能攻克河阳城后,李建成索性将两部人马都尽数撤下,改令大将柴绍作为明日第三波的攻击,好一举攻克北中城。

到了次日天明后,唐军上下一致认为,北中城已是唾手可得了。巢车经过昨日的打造,激增到二十多部,唐军的工匠甚至打造出抛石车来。

柴绍下令所部三百人马为先登死士,但凡第一个杀上城头的人,无论军官士卒,当场叙功三转。这一奖赏下来,唐军士卒各个摩拳擦掌,将刀抽出来在夜里摩得锋锐了,只待明日厮杀。

次日天色未明,柴绍即命令三百死士夜袭河阳城。

唐军士卒十分顺利的潜入了河阳城,并还打开了城门,待在外接应骑兵冲入河阳城中时,却发现城内空无一人。原来赵军士卒早就退出了北中城。

好似全力一拳却打空了,本以为下一刻就可以拿下苏定方的人头,这一下扑空令李建成顿时十分震怒。

北中城失守后,在黄河南岸,苏定方看着悬于河面上的浮桥,被赵军士卒拿着火把,从北岸至南岸一截一截的放火。

河面火光冲天,黑烟直卷,北中城失陷后,浮桥显然也没有再据守的意思,苏定方还甚至连河中的中潭城也一并放弃了,直接退往南岸。

一旁将领向苏定方问道:“将军,我军现在连浮桥也是烧去了,唐军又没有战舰搭建浮桥,我想他们渡河应是十分不便吧。”

苏定方摇了摇头道:“这是你小瞧的对面十几万唐军了,在黄河上搭盖浮桥对于别人而言,或许很难,但对于十几万人来说,不过一会功夫,不要两到三天唐军就会在这黄河河面上重新再建一座浮桥。”

“将军那我们?”

苏定方道:“我军只有不到两千人马,守住南城都是很难,难以再作出什么办法了。眼下唯一的期望,就是北岸的英贺弗是否能抓到机会了。怎么说我苏定方也给他争取了七八天的时间,也够他表现草原番骑的实力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六章 夜袭

李唐的川蜀大军直接越过南阳,直趋洛阳而来。

这一路是李靖和李孝恭的八万川蜀大军,正是去年九月破梁的精锐,现在经过五个月休整,重上战场。

李孝恭自领大将总督全军,再令周法明为水军都督负责籍河运粮,以庐江王李瑗为副将,李靖为行军长史,谷州刺史任瑰先锋,庞玉,李大亮为副先锋,沿着伊河河谷通道前进,从襄阳城直扑向伊阙而去。

伊阙,伊指得是伊水,在伊阙有龙门山夹河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故而名为伊阙。当年白起在此大破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名震天下。

李孝恭大军又会合数路唐军,其部分别是淮安郡刺史田瓒;颍川郡刺史崔枢,右武候长史张公谨;南阳郡刺史杜才干;淮阳郡刺史时德睿;襄城郡郡守魏陆,汉东郡郡守徐毅举,宋州总管盛彦师。

这几人除盛彦师之外多是王世充旧属,在李唐攻郑时,率先倒戈叛唐。眼下李孝恭出征,他们各自提兵赶来会合。

李孝恭得到这几位刺史人马的增援后,兵力激增,攻打洛阳的南路大军达到十二万之众。会师之后的唐军声势浩大,大军直抵伊阙城下。

而伊阙周边,薛万述,单雄信也经营了半年了,当初是作为与河阳一般,为洛阳南面屏障的存在。

李唐大军抵达后,大将张公谨,与先锋任瑰。庞玉一并攻城。唐军上下士气如虹,伊阙只是坚守了不过两日即宣告沦陷。

而这时徐世绩率领王薄。孟海公二人以及屯卫军府兵,翻越武关周围群山后。在要抵达伊阙之时,闻之伊阙城已是被李唐大军前锋攻陷的消息。此令徐世绩军团上下微微震惊。

而今徐世绩在伊阙城旁观阵,见唐军在伊阙城下阵容,对左右道:“伊阙城被攻下并没有什么,只是我看唐军南路大军势大,这才是我最担忧之处,而且李孝恭,李靖亦是堪比白起,王翦一般的名将。我军要胜他们不容易。”

徐世绩这么说完,一旁一名士卒骑马赶至道:“大将军,我单将军率两万人马,从洛阳赶来,在伊阙以北三十里扎营,他决定在反攻伊阙,今夜进行夜袭,请求徐将军配合。”

徐世绩闻言道:“单将军这两万人马调来,洛阳城中岂非成了空城一座。拿什么兵马来守城?单将军刚到此地,就决定夜袭,这么做太过冒险了,本将不会同意的。”

这名士卒言道:“回禀徐大将军。单将军道眼下若是困守洛阳,为李唐南北大军合击之下,形势陷入被动。事到如今不如先集中兵力,先破李唐一路。只要击败了李唐南路大军。那么就算唐军北路主力渡过黄河也是不惧。”

徐世绩道:“单将军这么想法很好,但他还不知李唐南路军得到援军的消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