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孙子兵法说什么--CEO论道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第五回合,法。

论组织:中国队继承了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文官体制了得。加上明星球员的转会、跳槽机制,培养了一批敬业精神的职业队伍;雪人队推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梁山机制,大家都是兄弟,不要钱、不要权,每次都能上演不可思议的武林绝技。

论制度:中国队有政策扶植,属于党组织领导下的总教练负责制;雪人队比较原始,属于队员自主自发、群策群力的*公社制。

论后勤装备,中国队有耐克从头顶到脚底的全程赞助,深得品牌传播的精髓;雪人队还停留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最好。

论技术绝活:中国队员注重三好学生的全面发展,身上的、腿上的、脚上的、头上的工夫了得,个个都是全能选手;雪人队虽然长期脱离现代社会,但依靠多年坚持全民冰球运动,却练就了三个字,快、准、狠。

论队员构成:中国队从娃娃开始,什么公派留学、友好赛事、甲N联赛一个都不能少,怎么也是身经百战、五项全能的正规军;雪人队虽然主力阵容强大,但多是靠兴趣爱好参赛的业余选手。

论激励奖惩;中国队深得市场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激励精髓,对于有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总能得到祖国联同港澳台的多重奖励;再看雪人队,因为族人少,只能吃计划经济下的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

五个回合完毕,究竟鹿死谁手?不可语,还是个中心思想,看实力。

一定能赢吗

回合分析结束,让我们看看究竟算有用吗,一定有结果吗?

答案也许粉丝们失望,孙武没有说过算就一定能胜,只说了可以更有胜算。那算还有什么用?五事还有什么用?

有用,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孙圣人很唯物的,人家从没说预见胜负,算一卦就行。他更没有把话说绝,一定怎样怎样,这才是最大的以事实为依据。不要认为古人就一定迷信,孙圣人不是古人?这个地地道道的古人告诉我们,预见胜负靠的是实力分析、不是占卜。从此,他给我们指明了战争的方向。

有人问,为什么指明方向,还不绝对胜?因为天下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数太多。所以孙圣人讲了,要用势。有时候,还要用些小手段帮衬帮衬。比如,有人决心入伙了,还要立个投名状表表决心。比如,酒再好也怕巷子深,最终还要请名人、做广告;没听说,细节决定成败吗,这时候不信不行啊。

有人一定还问,指明方向有什么用?如果不知道胜负有什么用?你错了,真正的胜利,不是今天缴获多少装备、俘虏多少人,而是,重新获得和平。否则,你解释不了刘邦为什么最终坐上皇帝;真正的赢利不是今天一个涨停板红旗飘飘,而是账户的长期稳健增值,否则你解释不了为什么很多高手最终销声匿迹。真正的优势,不是今天一个点子做了暴发户,而是百炼成的基础建设,否则你解释不了小企业长不大的轮回……所以,指明了方向足够了,因为胜负可以预见,钥匙就在我们手中。呵呵,这就是境界。

要记住的

讲到这里,始计篇终于圆满。

自认为画的是条龙,还凑合得过去。所以,就一定做个点睛:

始计篇极为重要,到底里面卖的什么药,认真的人自然偷笑。从开篇,小逻辑就告诉我们,始计一讲战争的态度,二讲五事七计的评估尺度,三讲十二诡道的做事艺术,四讲算命不求人的庙算准度。大言不惭地说,始计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核心。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无论中外,无数人此次为纲探知兵法的奥秘,从中获得启迪。

始计篇到此结笔,我不敢奢求大家真的启示什么。但这一篇即使都忘了,也要记住这五个字:道、天、地、将、法,此五事者,一定牢记。这是我们古人的伟大见解、创造,永远值得继承、传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1。打的就是钱

打的就是钱

讲作战篇,一定要从作战两个字开始讲。这个很关键,因为单从字面看,现代人会以为这篇讲的是怎么开战、怎么列阵。不过很遗憾,古时候的作战不是打仗,作是备的意思,所以,作战篇讲的也不是怎么打仗,而是打仗之前要准备什么。失望了吧。那打仗要准备什么呢?你可能罗列出很多,什么粮草、士兵、武器……但孙圣人要是活着的话,可能就一个字——钱。晕,且看我细细道来。

首先,请看本人提名,由孙圣人创作的开篇广告脚本:“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特征:场面宏大;

题材:战争;

主创:孙武;

关键字:日费千金。

呵呵,不管真的假的,这场面都是相当花银子的。试想,孙圣人的脚本如果拍个大片,肯定不错。就凭这场面,能拍的肯定都是名导了,不然没人能酬这么多的银子啊。细看看,什么驰车千驷、革车千乘,搞那么多车,有租金的,还要喝油的;什么带甲十万,不要说士兵,就是群众演员也要不少出场费;再加上服装道具都是不小的开销,不容易啊;最后,什么胶漆之材、车甲之奉,这些今天的后勤维修工作也都是成本。细看来,哪些不要钱啊。用今天的话讲,都要折合人民币的。

所以,什么战争,什么真的假的,一切都是钱,没钱,哪里来的十万之师啊。想必,孙圣人在钱这个问题上是清清楚楚地。否则他干嘛不说别的,上来先摆场面、拉清单啊;否则他也用不着日费千金的强调,也不会十万之师举矣的感叹了。哎,原来在钱面前,圣人也无奈啊。

总之,孙圣人是理解战争的,而且是站在经济角度、跨学科领域理解战争的。他已经有意无意的摆明了观点,即战争是本经济账,战争的性质就是经济,打仗打的就是钱。希罕吧,打就打吧,怎么还要和经济搅到一起,呵呵,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了不起,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可以自豪地宣称,世界上有资格的军事著作不少,但第一次如此指明战争经济性质的只有孙圣人。

当然,最近也有人把战争和经济联系一起了,市面上火了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也谈战争和经济的关系,但是和孙圣人比,纯属小巫见大巫了。它说什么真正的战争是金融之间的较量,最恐怖的就是有权有势的总统、首脑也都是货币的傀儡;说什么控制了钱就可以发动战争、摧毁国家,一切都在金融家的掌骨之中;归根结底,金融经济是才是主宰一切的根基。恐怖啊,不过,其实细想起来,这也不算什么希罕,因为2500年前的孙圣人早就说了,战争就是经济,打仗打的就是钱。

我为什么这么确切地说,这是有根有据的。诸位看,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是什么?什么宾客之用,今天的话就是公关应酬;什么胶漆之材,就是办公耗材;什么车甲之奉,就是设备保养。总之,就是后勤。后勤就是经济、就是钱。没有后勤,战争就没法进行。没有粮、没有弹药、没有给养供给,拿什么打?没见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没见到最阴损的计策就是绝人粮道、烧人粮仓吗?没见到很多城池攻破,人不是战死的,而是饿死的嘛。为了更有说服力,就举举例子。

小时候看电视,发现士兵们都喜欢去前线,打打杀杀才真的风光;从没见有人闹着去后勤,那里能混成什么名堂呢。但这没名堂的地方真没名堂吗?绝不是!

就说大家熟知的抗美援朝吧,我们停在脑子里的恐怕多是上甘岭的勇士,一个个英勇顽强的化身……似乎这就是全部。不,战场一直有两个,还有我们忽略的战场:后勤补给,那才是支持战争的生命线。

遥想援朝当年,美国人很聪明,他们知道毁掉供给线,就赢得了胜利;但志愿军更不笨,这些从小用三国的将军们,怎么可能被别人绝粮草?于是围绕摧毁与反摧毁,无数人付出了生命。但最终,用三国的人战胜了过圣诞的人,志愿军用鲜血铸造了一条打不破的生命线——这就是后勤。某种角度说,抗美援朝也是后勤的胜利。打仗打的是后勤,后勤就是物质基础,是经济,是钱啊。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