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分桃 > 第15部分(第2页)

第15部分(第2页)

弥子瑕怔了下,然后笑着反问子路:“表哥相信吗?”

“我自是不相信!”子路正气的道,“不过你以后也注意下自己的言行,便是入朝为官,也不宜与君王一家过于亲密。”

“表哥教训的是。”弥子瑕低头道。子路师从孔子,孔子重视儒礼,子路也受到感染,他若是知道自己现在这种情况,还不立即大义灭亲,为国除害?可是,他们所推崇的真的是为国家所想?

弥子瑕对孔子尊敬,但是其实并不认同他所推崇的,因为他熟知宫廷,也熟知各国之间争斗,孔子所推崇的德政,根本不可能实行,至少在当世是不可能的。

在当世,各国之间尔虞我诈,细作层出不穷,不择手段,为的就是国家的利益,若是你以德报怨,只怕不料几天,这个国家就灭了,连灭国,你还声称什么德政和平,那真是傻瓜一枚,活该灭国!

宋国历史上就有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君王,此人为春秋五霸之一,也是历史上最饱受争议的霸王,另一五霸之说并没有他,可见其实很多人并不认同他,封他为霸主,恐怕后人也被他的奇葩事迹雷倒。

此人就是宋襄公,年少时死活不肯继承王位,一定要让给自己的庶兄,为了躲避继承王位,他还逃到卫国去,几年不曾回国,直到他老爸宋桓公死前以一道不孝的旨意逼他回国,将王位禅让给他,才罢了。如此行径让其他手足相争的国家情何以堪?

他后来举行鹿上之盟,以霸主自居,让各国臣服,他也不想宋是小国,此举定会引起其他国家不满,他那个年少时死活要让王位的庶兄都比他聪明,出言劝道:“不如带上军队,以防有变?”

这货却说:“我既举办盟会,自然要相信各国,岂能带着军队过去,不守信用?”

结果,会盟时,就他一个国家没有带军队,然后被楚国的国君俘虏了……

这还是小事,人家楚国就是想要教训他一下,让他不要宵想霸主之位,就把他放回国了,可是他回国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出兵攻打楚国盟国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自然不遗余力,直接攻打宋国。

当时宋国群臣都劝宋襄公:“我们和楚国讲和了吧,不然楚国就会攻下宋国,我们攻下郑国也没用了。”

宋襄公却昂然拍胸:“我乃仁义之师,代天子以讨不臣,岂能退兵?”

于是宋楚开战,宋国前面有条大河,楚国要打宋国必须渡河,就是着名的泓水之战。楚军渡河,这时宋襄公哥哥又来劝他,他这哥哥对他还真不错:“楚国兵多,我国兵少,不如趁他们渡河灭了他们!”

宋襄公却连连摇头:“我军号称仁义之师,怎能在别人渡河的时候攻击被人,这不是小人行径吗?”

等到楚军渡完河,他哥哥赶忙又过来劝:“楚军立于滩头,阵型还未列好,此时出兵,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宋襄公望着下面的楚军,竟然动了不忍之心,摇头道:“不行,不行,还是等他们列好队伍。”

大哥,作者都要无语了,楚军是来攻击你的呀,你不忍,人家打你们的时候可不会心软。结果自然宋国大败,宋襄公被箭受伤,一年后,不治身亡。

宋襄公一辈子追求的不过仁义二字,结果却落得如此下场,而他哥哥不做王位,真是可惜了,因为后世军书一说反登陆作战最佳战策就是歼敌于水面滩头,他哥哥真的很有先见之明,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在春秋战国时,各国之间的争斗,不是仅仅孔子推崇的以仁治国就可以的,也不是恢复周礼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国家统一各国,行一国国度,才能治理天下,统一国家是第一步,而统一国家必定是有战争的,这又与孔子所推崇的学说违背。

不久,姬元大宴孔子师徒,坐席间,琴瑟鼓乐,觥筹交错,驻台上女子长袖善舞,好一副欢乐之景。

姬元饮下杯中烈酒,正自得其乐,翩翩然也,却望到孔子与一众门生皆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孔夫子,寡人进你一杯。”姬元倒了一杯酒高举着。

孔子赶忙拿起案上青铜酒杯,行了一个周礼,才对着姬元饮下。

“孔先生周游列国数年,可有何收获?”姬元问道。

“臣阅览名山胜水,看过各国民生、朝政。”孔子恭敬的拱手道。

“那先生觉得哪个国家治理的最好?”

“当属卫国。”孔子道,这些年无数次的险象迭生,无数次的被困,无数次的不得重用,他不得已还是回到了卫国。

姬元大笑了起来,又饮了几杯酒。

“孔夫子学术满天下,有弟子三千,不知对朝政有何想法?”姬元面色微红,心情愉悦的问着。

“臣以为当为政以德,礼施于民,德治于国。”

姬元点了点头。

“大王,现今天下四崩五裂,战乱纷飞,民不聊生,臣以为卫国若是想要强国,必先安民,行‘大同’世界。”

“何为‘大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一段一段的话从那老者的口中不间断的说出,他智慧的双眸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满座皆静,那些丝竹乐声也停了下来,默默的听着老者的言论,眼中不由的显现出向往之色。

“孔夫子当真名不虚传!”姬元甚是激动的站起来,“我卫国定有一天会在孔夫子的教导下实现大同!”

满席响起赞扬之声,弥子瑕眼中惊叹钦佩升起,天下若当真如此,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国家自当强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