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虫甲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当年北宋词人潘琅《酒泉子》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回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好多年没人弄潮了,杭州城里什么小白龙、翻江蛟的,全是银样蜡枪头。”有人嫌不过瘾。

“今年潮大,谁敢找死呀……”

“官府生怕再弄出人命,早禁了弄潮呢。”

“喂!那后生子想干什么?”有人大叫起来。

“有人弄潮哇!终于有人弄潮了哇!”人如流水往一个观潮台涌来,台上数十面大鼓响若雷震。

徐秋宝高高地站在观潮台离潮最近的一个垛口上,回头看人头攒动,万人仰望,一个个望眼欲穿。那艄公、店掌柜与同伴如水银泄地,杭州快刀凤来仪、天目山双剑、凤阳四杰、舟山飞鱼、夜燕等人身如游龙穿梭,一伙身着绵甲的老兵盲的盲、瘸的瘸在人群里钻如泥鳅,还有无数公差和兵丁狂呼乱叫,合围而来。

“跳啊!跳啊!快点儿跳啊!”观者如堵,齐声催促。

禁人弄潮的官差猛敲铜锣,扯直了嗓门推来搡去。

徐秋宝转身再看,无数条玉龙雪蛟缠绕纠结,张牙舞爪,向自己扑来。这一个潮头最高,水势更是排山倒海凶猛无比。

隐隐约约的,他看见潮神白盔白甲,骑着白马跑在潮头上面,向自己跑来。

他慢慢从怀里掏出一面黑底银线的狼牙令旗,持旗在手,哈哈大笑,在浪声、鼓声和拍手叫好声中,展开四肢,成一“大”字,向潮头飞去。

无数喝彩声里,一人微如芥子,霎时不见。

潮头过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八嘎牙路!”那艄公和店掌柜赶在前头来看潮水,低声咒骂,末了恨恨地一拍竹篙和布幌,隐去不见。

众多江湖豪杰涌在观潮台上,手按刀剑,面面相觑。

甄金等老兵终于挤了过来,互相支撑,喘着粗气,眼望潮头林立,波涛如沸,莫明其妙地怅然若失。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节

苏州以西二十余里,距太湖十里路,有一古镇名木渎。

香溪是木渎古镇上两大河流之一,几乎贯穿整个古镇,上有西施桥,因西施曾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得名。

桥边一座小小绣坊,名“雪兰堂”,为“针神”沈大姑祖屋。苏州有十万绣娘,户户有绷架,家家会刺绣,又以“针神”沈大姑为翘楚,更是木渎镇人的骄傲。

青石板小路窄窄长长,河埠头长满了青苔绿藓,河道或纵横交错成“井”字,或东拐西弯成“曲”字。青瓦白墙的古朴民居依河而建,小窗外乌篷船缓缓滑行,一座座石桥的倒影镶嵌在水面……

“云裳姐,我们走了哟。”一群少女嘻笑着打招呼。

倚在窗边的少女猛然一惊,回过头来嫣然一笑,明眸皓齿,清丽逼人。“你们看完了吗?”

一名少女调皮地道:“你不帮你师父看着点儿,小心宝贝都被人偷走了哟。”

“我看呀,有个人的魂已经丢了哟。”另一名少女挤了挤眼睛,其余几人笑弯了腰。

云裳嗔道:“你们再说疯话,我下次不来了。”

“你可别生气。沈大姑托你教会我们针法,要不然我那幅《五子登科图》怎么完工啊。”

“是啊。云裳姐姐什么时候回家?”

云裳微笑着道:“明天就要走了。”

“走水路还是旱路?千万别走水路,太湖好像又闹水盗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