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纪晓岚全传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下就去。”说着,管家离开客厅去了。

乾隆与纪晓岚相视一笑。

一会儿,管家回来传话:“我家小姐说了,招亲试题已出示在怡心园,请万、百两位老爷前去应试,若被选中,结为百年之好,自会相见,否则,男女有别,不能相见。两位客爷容貌非凡,定非寻常之辈,才学文章,当在众人之上,恭喜客爷!贺喜客爷!请到怡心园答试,请!”这回不好赖着不走了。乾隆在前,纪晓岚在后,离开客厅,来到花园之中。

荷花池旁,蓉花树下,一块巨大光滑的泰山石上,由几块洁净的小石子压着两方素绢,上面是两位小姐娟秀的笔迹。

其一云:相期河渚玩春华,一棹迎风路未斜。楼外有荷三百朵,美人不到不开花。

其二云:美人绝似董娇娆,家住大明第一桥,不肯随人过湖去,白云蓝天凭栏瞧。

众多前来应试的才子,都在事先准备好的书案上,冥思苦想着这两首诗的和诗,也有人将写好的和诗,交与何府的家人,送呈小姐。

乾隆看罢,悠然一笑,心里暗自叫道:“好诗,好诗!果然不同寻常,简直是李易安再现、蔡文姬重生!”纪晓岚看着,更是惊喜万分,心中惊道:“果然名不虚传,像这等才女,说来也是举世绝伦。只是不知容貌如何?”管家已安排人给他俩备上书案,说道:“客爷,请写下和诗,在下呈与小姐。”乾隆笑道:“和诗容易,举手之劳,只是未睹你家小姐风采,我等不好以诗作答。”“众多应试才子,都是先行应对,尚无提出此等要求。万老爷果真要见,只有等在下将您的和诗呈上,小姐满意时,才能相见,哪有先见佳人,再作和诗之礼?”管家见这两位来客傲横无礼,不得不小心应承。又听那姓万的说道:“即使不写和诗,我也要把你家小姐请出来见上一面!”“这。……”管家十分为难。

纪晓岚上前说道:“我这位兄台,愿见你家小姐,已是对何府的抬爱。难道你家小姐,有什么难以见人之处吗?”管家急忙说道:“百老爷此言差矣!我家两位小姐,都生得面如桃花,腰似杨柳,明眸皓齿,弯眉似黛,如出水芙蓉,色压群芳。请客爷不要胡乱讲话!”纪晓岚哂然一笑道:“既然如此,为何不敢引我兄弟二人前去相见?虽然说五官端庄,说不定四肢不全。”“客官,这可冤枉我家小姐了。也罢,既然如此,还请客官呈上一诗,小老好去回话。”纪晓岚看看乾隆,乾隆点头示意。纪晓岚说道:“那好!

小弟不敢有僭,请兄长题作一诗,也好让小姐知道咱哥俩的才华!“”好!我来就我来。“乾隆提管思索,不觉周围已为众人围拢,但都无话,只想看他将写出什么诗来。

乾隆看了一眼池中荷花,狡黠地一笑,挥毫落墨,写道:荷花白嫩藕叶肥,一对莲篷映夕辉。

“好,好诗!”未等乾隆书完,众人哄然叫起。

乾隆接下来写道:适逢六六双庆日,“切题,切题!”众人又都喝彩起来。更有人说道:“不仅诗好,字也好!”众人看那纸墨迹,确是潇洒遒劲,刚柔相济,书坛无人能及,不由得卷起一阵嘘嘘赞叹声。

片刻又见他疾笔写道:荷塘浮游万年龟。

众人看了,一愣,哑然而止,眼睛放着光亮,只是不肯说出一句话来,呆呆的站在那里。

纪晓岚忍耐不住,“噗”地一声笑出声来,扭头转向一边,众人也随着一阵哄笑。有人骂道:“哪有这种混帐诗人?!”又有人接着说道:“也有,只有村夫野俗,才能写出此等村言。”众人无不气愤,管家不知所措。有人喝道:“还不快些把他轰将出去,哪来的这等地痞无赖?”“对!轰出去,轰出去!”众人齐声附喝,有人上来推搡乾拢“慢!慢!此诗且未写完,尚有好诗呈来。”纪晓岚赶快挤进人群,为皇上解围。

众人闻听,停止哄吵。有人说道:“即使真的有好诗,也不再看了。”管家道:“你二位进得府来,何府以礼相待,酒宴伺候。

何出此等下流言语,亵渎我家主人?“纪晓岚道:”管家此言差矣,我等绝非轻浪之人,实是好意,为你家主人献诗贺寿。只是诗未写完,须等我来补之。“这里身后有人说道:”也好。看他再写出何等言语!“管家道:”那么,有请客官将诗补完。“纪晓岚道:”这好办!只需答应我们一个条件,我立刻将诗补正。否则,我等拂然而去,这诗就永远是这个样子啦。传扬出来,你府的声誉,可要一落千丈。你家主人意下如何,有请速速示下。“”好,请客官稍等。“管家拿起诗稿,疾速而去。

稍顷,管家回来说道:“我家小姐,有请二位客爷。请随我来!”君臣二人随管家登上园中的一座亭榭之上。原来,何香、何丽两位小姐,早在这里凭栏窥视园中众人。只是花木掩映,众人看不到她俩而已。乾隆和纪晓岚在园中的一举一动,都被二位小姐看得清清楚楚。

亭榭之上,散发着氤氲的香气,乾垄纪晓岚二人,隔着斑竹香帘,看清了两位小姐的倩影。但只见,眉清目秀,面似桃花,果然是倾城倾国之貌,杨柳细腰,婀娜多姿。听里面一声银铃脆响,道:“二位公子,不知何缘何故,闯进我府,出此妄言?”乾隆道:“我们兄弟二人前来,诚为求亲修好。但不知小姐芳容,能否合我等心意,特求相见,再和诗请教。但这小小的要求,竟被拒绝,故出此下策,以求速见。请小姐鉴谅。”又一声脆鸟啼鸣,言语道:“看你等衣着华贵,面貌非凡,绝非寻常之辈,出此粗俗言语,真乃意想不到。”“错矣。休看我等粗俗,粗中有细,细中有巧,巧中含妙。

若能容得,我等即刻补完全诗,晓示众人,洗清荣辱。“帘内,何香看了何丽一眼,何丽低声道:”只好如此了。“于是何香向帘外说道:”那么,就请客官将诗补完。“说罢,唤婢女笔墨伺候。

纪晓岚提起笔来,在乾隆诗后写道:龟驮高崇颂丰碑,贺典临荷下翠微。有幸拜见青帝子,双寿双喜自同辉。

婢女将诗拿进去,何香、何丽姐妹立刻转怨为喜。派管家下楼,出示此诗,晓示众人,引起众人的喝彩,皆说高明之至,无与伦比。

乾垄纪晓岚二人,在亭榭之上,早有婢女捧来香茗伺候。这时帘内已有娇滴滴的声音传来,道:“两位相公若有求亲之意,请将和诗写来。”乾隆笑道:“好吧,我这就和上一首,请小姐指教。”说毕,乾隆在纸上题一诗。诗云:一面斑竹笔笔高,压住江南廿四桥。

若是揭却笼纱去,但望二乔真心瞧。

纪晓岚看皇上的和诗已经写完,便也拿起笔来,一挥而就。诗曰:仙风飘渺契丹华,青丝坠鬓日边斜。当今结得连理朵,侬愿作叶汝为花。

乾隆又从身上取出一方小印,印在书卷之上。婢女取了两诗,到内室交给小姐。

何香、何丽姐妹,看这两首和诗写得如此之好,非同一般学士所作,心中暗自欢喜。再仔细看那方印迹时,立刻惊呆了。原来印上的四个篆字,是“乾隆御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