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唐盗帅 > 第118部分(第3页)

第118部分(第3页)

在这一天,正是大军出征之日。

大唐帝国的君王李世民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左屯卫将军姜行本为副总管。番将阿史那社尔为交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八万及突厥、契芯两万之众征讨高昌,也在同一天向天下发布征讨讨高昌的诏文。

诏文是大学士奉文本亲笔挥撒而成,洋洋洒洒一千余字,文笔流畅。辞藻华丽。不但历数狗文泰乔装马贼抢杀商旅、妄自兴兵,图谋不轨等等十余条大罪,还对高昌王臣百姓晓以利害,让他们识相的弃械投降。大唐将既往不咎。

当然这仅仅只是表示一下大唐的宽宏大量,所以根本不指望高昌王鞠文泰会吓得立刻投降。

在承天门外,李世民亲自检阅了出征的十万大军。

为了这一战,大唐出动了整整十万大军,比抵御吐蕃时派出的兵马还要多,可见对于这一战。李世民是何等的重视。

在李世民慷慨激扬的演讲下,十万大军带着大唐的荣耀,浩浩荡荡的往西方开去。

在途径城门的时候,杜荷遇到了送行的家人。

有过了第一次,这第二次章氏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并没有第一次的伤感。但眼中那殷殷的期盼爱子平安归来的情感,却是有增无减。长乐、李雪雁的想法表现也是一般。她们没有哭,只是笑着送他离去,真诚祝他早日凯旋而归。

杜如晦道:“二郎,记得为父昨夜的话!”

杜荷明白的点了点头。

在人群中,杜荷也如第一次出征一样,看到了武媚娘,对她招手招。在得到她甜美的回笑后,快马追上了队伍。

十万拥有一流军事效率的虎狼之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来到了玉门关。在这里驻扎了下来。

侯君集在玉门关内召开了此次

议事厅内,诸将齐聚!

侯君集、薛万均、姜行本、阿史那社尔等人都在。

侯君集目光扫视厅中诸将。落在杜荷身上的时候,眼中透露着丝丝寒意。在环顾望了一圈后,方才道:“都是熟人了,这客套话我也不多说,想必诸位都听过杜将军的高昌五利吧”。

诸将相继点了点头,杜荷的高昌五利,早已传扬开来,不再是秘密。

阿史那社尔道:“我到过高昌。在那里呆过数个月,高昌的情形如杜将军说的一般无恙。”

侯君集道:“我观这“城、民、财、援、道。前四类,不足为惧,唯有道”有些让人头痛。这玉门关外的一片荒漠,极不利大军前行,过了荒漠,从伊吾边境到高昌边境有四百多里地,这里同样险峻。所以,我认为应该派遣一支军队作为先锋大军,在前方开路,诸位以为如何?”

这深入异域,先锋大军是必不可少的,也无人提出异议。

阿史那社尔站了出来,高声道:“侯将军,在下阿史那社尔熟悉地形。愿意当此先锋职位!”

侯君集见阿史那社尔站了出来,眉头为之一皱,也知道阿史那社尔原先是西域的可汗,占据这西突厥的大片土地,也是威震西域的强豪。只因在与薛延陀交战时,让西突厥抄了老家,导致被薛延陀打败,败走高昌国。他在高昌住了数月,但担心西突厥逼迫。于是,贞观九年率众东行,横穿大漠,归附大唐,成为大唐著名的外族大将之一。这前后时间像相隔过两年。是他们这些人中,唯一一个亲自领兵走过荒漠的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先锋人选。

“可是”侯君集将目光略微在杜荷身上停留,只是这跟他的想法有些背道而驰了,顿了顿。道:“阿史那将军的的确确是最佳人选。但本将另有妙用。”阿史那社尔对于侯君集的军略智谋很是佩服,听他如此说来,也退了回去。

侯君集将目光望向了杜荷。

杜荷神色微动,想起了昨夜单独与杜如晦见面时的情形。

昨夜杜荷让杜如晦叫到书房小见杜如晦的神色欣慰,眼中却又带有一些复杂的情绪,只以为他为自己出征在外而忧心,当时不以为意的笑道:“爹爹不用担心,孩儿最近武艺进步不少,何况用兵在谋而不在勇。以我大唐的军事实力,区区高昌根本就不堪一击。

唯一可虑者,唯有西突厥尔。西突厥实力虽强,但我大唐的虎狼之师也不弱啊!”

“为父并非担心高昌、突厥”杜如晦听了杜荷这番话眼色依然复杂轻声说着,随即却又肃穆道:“二郎千万要小心侯君集!

“什么?。杜荷惊愕的瞪圆了眼睛,心底不解,侯君集可是三军统帅啊。要小心他?

杜如晦不理会杜荷的惊讶,反问道:“二郎觉得侯君集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