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直方满是感激,也满是后怕地看向秋菱:“幸亏有秋菱姑娘在。那支铁箭快要射中那老妇人时,秋菱姑娘不仅一剑就将那铁箭打飞出去,还顺着铁箭射出来的方向,飞过去将射箭的人给一剑斩了。”
“也幸好崔使君早有安排。秋菱姑娘打落那铁箭之后,躲在人群里的府兵就跟着秋菱姑娘的身影,杀去了埋伏着行刺之人的地方,将所有意图行刺的人都给抓了起来。”
“行刺的都是私造作坊的铁匠。”
“那打算自首的老妇人,她两个儿子也是私造作坊的铁匠。不过她两个儿子都在崔使君第一次去东林村那次,意图行刺崔使君时,被银刀卫给杀死了。”
陶令仪没有料到,这当中还有秋菱的事,忍不住歪头朝她看去。
秋菱虽然不像春桃那般直来直去,但也不怎么会拐弯抹角,见陶令仪好奇地看过来,便直白地解释道:“是崔使君让我去的。”
崔述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的确是他让秋菱跟着一起去的东林村。
陶令仪在香果树群落晕倒那次,他看到她和春桃像两只鸟儿一样,带着陶令仪就那么几个起落就到了山下,便对她们两个上了心。
在般若溪谷地那次,秋菱带着他从黄岩寺飞到般若溪谷地后,连气息都没有乱一分,崔述就越发对她们两个上了心。
前几日打算去东林村时,他料到郑元方的那个同伙不会善罢甘休,便起意请秋菱同行。
当然,他才将这个想法说出口,就遭到了自家夫人劈头盖脸一顿乱骂。
他顶着乱骂,分析了好久利弊,才说服了自家夫人,而后请了秋菱帮忙。
秋菱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有秋菱领路,他们不仅没有一人伤亡,就将那些意欲伏杀他的人全部抓获,还将隐在那群老弱妇孺当中的郑元方同伙也一并拿下了。
当然,陶令仪虽然昏迷,未能参与,但他们能这么快锁定郑元方的同伙,且一并查得私造作坊,皆是她的功劳。
她的第一次献计,就让以利益捆绑,用东林村整村之力做掩护的私造作坊,从内部产生了分歧。
她的第二次献计,以全民热议,并在他的授意下,杨玄略藏于暗处,时不时的煽风点火,从外部给了东林村无上的压力,进一步迫使他们产生分歧。
还有她提供的审讯办法,在全民热议的时候,他与韦明远、陆承务、张行俭、孙执中、萧直方以及谢晦分批审讯了前去香果树群落的那两三百人,先后找出了藏于巡护队、山麓团保、巡山僧以及观户当中的七个内应,同时,又审讯了他第一次打算去东林村时抓捕回来的那二十余名铁匠,锁定了郑元方同伙的身份,并绘制了此人的画像。
以防万一,他特意带着那张画像,去了一趟长史官舍。
通过郑元方及郑夫人的反应,确定了画像就是他们的同伙无疑后,他便另描了一幅画像,递给了卢浔。
由卢浔安排三十府兵,带着画像,悄然埋伏在东林村外,监控东林村的同时,看看能否锁定此人。
同时,他也开始布置起了掀掉私造作坊的天罗地网。
说是天罗地网,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复杂。
在第二次出发去东林村的前三日,他明着让府兵回了浔阳府。
在第二次出发去东林村的前一夜,两百府兵悄然埋伏在了东林村外。
在第二次出发去东林村当日,一百府兵悄然换装,隐在跟着他去东林村看热闹的百姓当中。
郑元秋同伙的那张画像,他也交给了同行的银刀卫传阅。
在铁箭射向那位老妇人,秋菱挥剑的那一瞬间,隐在人群里的府兵及他身边的银刀卫,还有埋伏在东林村的府兵,三方便同时行动了起来。
郑元方的同伙,就是那个撺掇濮三去巡护队的白胡子李老头。
白胡子李老头用黑铅粉染了头发,还剪了胡须,面容也做了掩饰。
崔述一开始并没有认出他。
是在府兵将所有行刺的铁匠抓捕归案后,拦路的老弱妇孺们一见没了退路,便全部跪地,争相自首,以减免罪责时,他怕出乱子,便吩咐府兵,将他们一并带回江州府造册。
在老弱妇孺们起身,跟随府兵准备回江州府时,他意图钻入人群逃离,被秋菱一剑拦了回来,这才暴露了身份。
白胡子李老头,原名萧文瑾,是已故霍王李元轨的幕僚。
三年前,李元轨被诬私藏甲胄,流放黔州之际,萧文瑾秘密逃往神都,本要为李元轨鸣冤,却得知他已暴卒于押解途中。
萧文瑾痛不欲生,辗转到了江州。
原是打算寻一风水宝地了此残生,却无意听到郑元方倚仗与酷吏的关系,在江州横征暴敛之事,立时便有了要利用他,颠覆武周王朝,为李元轨报仇雪恨的主意。
按照萧文瑾的计划,他要打造一支只听命于他的军队,以江州为据点,以恢复李唐王朝为旗号,招兵买马,挥师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