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皱眉:“刘广生,你什么意思?”
“我能有什么意思?”刘广生摊开手,“工会的人都要参加,这不是规矩吗?”
韩云逸靠在椅背上,打量着刘广生脸上的伤痕:“行啊,我出个节目。”
刘广生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韩云逸答应得这么爽快。他原本还准备了一堆说辞,现在全都堵在嗓子眼里。
“那就这么定了。”刘广生强撑着说完,转身离开。
徐楠担心地看着韩云逸:“你会唱歌吗?”
“不会。”韩云逸老实回答。
“那你还答应?”
“谁说不会唱就不能出节目了?”韩云逸笑了笑,“我可以写歌。”
徐楠瞪大眼睛:“你会写歌?”
“试试呗。”
韩云逸从抽屉里翻出纸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前世他虽然不是音乐人,但好歹也是文化人,脑子里存着不少经典老歌。这个年代正是工人阶级最有力量的时期,《愚公移山》这首歌再合适不过。
半个小时后,韩云逸放下笔。
徐楠凑过来看,纸上工整地写着歌词和简谱。她小声念出来:“一座山,一座山,一座山,山连山,山连山……”
“这歌有点意思。”徐楠眼睛亮了。
“还有一首。”韩云逸又拿出一张纸,“这首适合男女合唱。”
徐楠接过来,看见《知心爱人》四个字,脸颊微微泛红。
“你想让我和你一起唱?”
“怎么,不愿意?”
“也不是不愿意……”徐楠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
韩云逸站起身:“那就这么定了。我先去趟古玩市场,晚点回来排练。”
他推着三轮车出了厂区,直奔古玩市场。
这个年代的古玩市场还很原始,就是几条破旧的街道,两边摆着地摊。摊主大多是附近的居民,拿家里的旧东西出来卖。
韩云逸推着车慢慢走,眼睛扫过每个摊位。
一个老太太的摊位前,他停下了脚步。
摊子上摆着些破碗烂罐,还有几件旧衣服。角落里有个青铜香炉,表面锈迹斑斑,但韩云逸一眼就看出这是明代的东西。
“老太太,这香炉多少钱?”
“五块。”老太太头也不抬。
韩云逸蹲下来,拿起香炉仔细看。炉底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虽然不是官窑,但也是不错的民窑精品。
“三块,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