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与了老院士们新的渴望,新的上升通道,更大的荣誉头衔。
这既完美替代了院士头衔终身制,满足了老院士们更大的利益诉求。
还给两y院士体系增添了新活力,能激励已经是院士头衔的科学家们,再接再厉,为国做出更大、更突出的贡献。五六十岁、六七十岁,怎么了?
这不正是拼搏的年纪嘛!
而另一方面,
陈今朝的这一手矛盾转移,将外部矛盾转化为竞争激烈的内部矛盾。
其实际,也是为大国科研资源、乃至科研话语权的传承和再分配,提供空间。
因为要想提名入选‘名人堂’,前提条件就是退休的老院士。
这个前缀条件很关键!
也正是有这个前提要求在,意味着如果老院士们想要追求‘名人堂’的终身荣誉,想要刻碑立生祠,就得先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退居二线。
那要荣耀名誉,还是要手中的权力?
这个艰难的选择题,陈今朝亲自放到了所有人的手中,任凭选择。
可虽说是任凭选择,但千万别小看这一点的荣耀和名誉,
这对于老院士们而言,简直就是无法抵抗、拒绝不了的诱惑。
就这么说吧,
院士也是人,老院士也是人。
那是人,就会有欲望和期望。
虽然说,为国奉献一辈子的老院士们,对名誉看得极轻。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要钱也没什么用,权力在手,也是即将过期作废。
那除了继续为国做点力所能及的奉献外,也就是追求点身后名了。
所以,陈今朝这给出的,哪里是选择题,简直就是直戳心窝、给所有老院士量身定制的‘职业规划’。诚然,
不是所有人还渴望着更进一步,还有精力去追逐更高的荣耀。
可要是自己身边的老李、老王,突然成为了‘名人堂’成员。
领导来视察,他站在了自己的前面。
出去一同吃饭,人家先给他敬酒。
回母校讲话,他成了校史传奇第一人。
回到同一个老家,地方领导的接待规格,他也超过了自己。
甚至,人们一提起大国科学家,就先说起了他!
那心里是什么滋味,还用多说吗?
明明自己的学术成就更高,贡献更大,可他的名字却始终挂在自己的上面,成了更高一级的‘名人堂’成员。这心态不得崩了?
不得骂娘?!
李云龙因为一颗将星的评定,都能闹翻天。
更何况是‘名人堂’和院士之间的差别呢!
所以,陈今朝这是“杯酒释兵权”,“硬”要让已经没有精力搞科研的老院士们,给年轻人腾空间、腾位置啊。希望借此,盘活大国的顶层科研体系,促进大国科研体系进发出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