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陈识推着自行车回到南锣鼓巷九十一号院。
院子里飘散着淡淡的粥香和炒菜的烟火气,与往常并无二致,但陈识的心境却大不相同。
他即将远行,前往一个陌生而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归期未定。
“哥!你回来啦!”
陈小莺眼尖,第一个发现他,像只小燕子般飞扑过来,随即注意到哥哥眉宇间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哥,你咋啦?看着好累。”
陈识揉了揉妹妹的头发,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没事,就是局里事情多……饿了吧?娘做好饭没?”
“做好啦!今儿个奶奶用你让小舅买回来的小米熬的粥,可香了!”
陈小莺拉着陈识往屋里走。
堂屋里,王娟正忙着摆碗筷,爷爷奶奶已经坐在桌边。
昏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的剪影温暖而安宁。
看到陈识进来,王娟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回来得正好,快洗手吃饭……今儿这小米粥熬得出油,你爷奶都夸呢。”
陈识洗了手,在桌边坐下。
桌上摆着一盆金黄粘稠的小米粥,一碟淋了香油的咸菜丝,还有几个热腾腾的玉米面窝头。
简单的饭菜,却充满了家的味道。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在饭桌上把出差的事情说出来,免得过后单独说更让家人担心。
“爷,奶,娘……”
陈识端起碗,语气尽量平静,“跟你们说个事儿……局里有个任务,得出趟远门,可能得些日子才能回来。”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
王娟夹菜的手顿住了,奶奶脸上的笑容僵住,连正在慢悠悠喝粥的爷爷也放下了勺子,浑浊的眼睛看向孙子。
“远门?去哪啊?”
奶奶最先忍不住,急切地问,“危不危险?要去多久?”
“去东北,滨城那边。是公务,协助兄弟单位办个案子。”
陈识避重就轻,“时间说不准,快的话个把月,慢的话……可能两三个月。不过你们放心,我就是去做些协调和侦查工作,不是冲在一线,安全得很。”
“东北?那么老远!”
王娟的声音带着颤抖,眼圈瞬间就红了,“这刚安生几天……怎么又要出远门?还是去那么冷的地方……虽说开春了,但那边的温度能冻掉耳朵!”
爷爷沉默着,拿起桌上的烟袋锅,却没有点燃,只是用力地摩挲着烟杆,半晌才沉声问道:“非去不可?”
陈识看着爷爷深邃而担忧的眼神,郑重地点了点头:“非去不可。爷,这个案子……关系到很多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能不能回家。我是刑警,又是干部,这事,我得去。”
“拐卖妇女儿童?”奶奶惊呼一声,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造孽啊!是该去!该去把这些天杀的都抓起来!”
老太太虽然心疼孙子,但骨子里的善良和正义感让她立刻站到了孙子这边,只是眼中的忧虑丝毫未减。
能养出像陈卫国那样烈士的家庭,大是大非不会差的。
爷爷听了这话,紧绷的下颌线缓和了些,他重重地唉了一声,挥挥手,“既然是公事,是正事,那就去吧。家里不用你惦记,有你娘,有我们这两个老骨头,还有柱子、为家他们照应着,出不了岔子。”
他顿了顿,看着陈识,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但你自己,得多加小心……穷家富路,该带的都带上,别舍不得花钱。
到了外地,人生地不熟,遇事多想想,别逞强!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该低头时就低个头,平安回来比啥都强!”
“哎!爷,我记住了!”
陈识心里暖流涌动,重重答应。
王娟抹了把眼角,强打起精神:“啥时候走?”
“后天一早。”
“这么急?”
王娟又是一惊,随即站起身,“那……那我得赶紧给你收拾收拾!东北那边冷,厚棉袄、棉裤得多带两件!对了,还得做点干粮路上吃……”
看着母亲瞬间忙碌起来的背影,和爷爷奶奶强装镇定却难掩忧色的面容,陈识鼻头有些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