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识客气地回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和感激,然后介绍了大刘三人。
“不麻烦,不麻烦!部里领导亲自挂帅,兄弟单位的同志来支援,是我们滨城公安的光荣!”李科长说话爽快,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言语间透着真诚,“车就在外面,咱们先去招待所安顿下来,洗把脸,暖和暖和。晚上支队领导给各位接风!”
寒暄着,李科长和小王帮着提了部分行李,引着他们走出车站。
滨城车站的站前广场颇为开阔,海风更是毫无遮挡,吹得人衣袂翻飞,几乎睁不开眼。
广场上人来人往,行人大多穿着深色、臃肿的棉衣,戴着棉帽或围巾,步履匆匆。
与四九城相比,这里的人们脸上似乎多了一丝被海风常年吹拂的皴红。
坐上李科长带来的那辆旧吉普车,车子发动,驶离车站,汇入滨城的街道。
与四九城横平竖直的方正格局不同,滨城的街道带着些自然的坡度,两旁多是些俄式或日式风格的老建筑,墙体厚实,窗户高窄,窗框上的油漆多有剥落,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路面是柏油路,但不少地方能看到修补的痕迹。
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沿着固定的轨道行驶,声音在街道上回荡。
自行车流也不少,铃声此起彼伏。
“咱们滨城啊,别的不说,就是这海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
李科长坐在副驾驶,笑着介绍,试图活跃一下气氛,“各位同志多待几天就习惯了。招待所条件有限,但热水暖气都保证,绝对冻不着。”
“李科长太客气了,我们出差在外,有个暖和地方住就行。”
陈识笑着回应。
车子很快来到了市局招待所,一栋四层高的苏式楼房,外墙是淡黄色,有些地方墙皮起了泡,但整体看起来还算整洁肃静。
李科长帮着办理了入住手续。
果然,陈识被安排在了303房间。
大刘和耗子一间,在305,小赵单独一间,在307,都在三楼。
进入303房间,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和旧家具的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不大,摆放着两张铺着白色床单的单人床,一个深棕色的写字台,两把木头椅子,还有一个掉了漆的脸盆架。
墙壁刷着半截绿色的墙漆,上面是白色,地上是红漆地板,虽然旧,但擦得很干净。
暖气片散发着令人舒适的热量,有效地驱散了从外面带来的寒意。
陈识第一时间走到窗边,检查了一下那个系统情报中提到的窗户插销。
果然,插销有些松动,关不严实,留着一道缝隙,凉风正丝丝地钻进来。
他记下了这一点,晚上如果需要通风,得找东西支一下。
“陈队长,你们先休息一下,六点钟,我准时在楼下等各位,咱们去吃饭。”
李科长安排妥当后,便和小王先离开了。
关上门,大刘和耗子、小赵都聚到了陈识的房间。
虽然分了房间,但初来乍到,大家还是习惯性地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