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超级警监主人公韩彬 > 第205部分(第3页)

第205部分(第3页)

“好吧,你们聊,我去看看宝玉。”

张琳生怕她会有什么想法,立马起身道:“我也去。”

瑶瑶跑了门边突然回头做了个鬼脸,白晓倩唉声叹气地说:“确实很失败,简直失败透顶。算了,说正事,你在政府的差事全辞了,一个不剩,包括省法律顾问团首席涉外法律顾问。”

娜娜第一次听说,一脸惊诧地问:“韩大哥,你不当警察了?”

“嗯。”

韩均笑了笑,白晓倩继续道:“严主任认为去警官学院兼任教授没什么意思,我们校长又不止一次提过请你的事,我做主帮你答应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江**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

只要有一个兼职,就能履行跟省里签的协议,受哪个学院聘请都一个样。

韩均想了想,若无其事地说:“像艾琳一样讲几堂课没什么,带研究生我可没兴趣,更没那个时间,能不能把研究生导师推掉。”

“拜托,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我不能误人子弟。”

白晓倩得意洋洋地笑道:“放心,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不会占用你多少精力,不用你去法学院授课,不会让你误人子弟,说起来你早就是研究生导师了。”

韩均反应过来,似笑非笑地问:“你是指律所那几个江大实习生?”

“猜对了,全江省没有比我们更厉害的涉外律所,没有比我们更好的涉外法律学习和实习环境。多培养几个新人,挑几个精英,对律所发展只有好处。”

这绝对是最轻松的一个兼职,跟不兼没什么两样,并且谁也说不出什么。韩均非常满意,哈哈大笑道:“干得漂亮,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教授,我们全是教授!”(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 请你出山!

对大多数人而言,公务员就像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城里”人避开了风浪,却不安于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城外”的人被社会竞争的巨浪席卷的无所适从,渴望得到围城的庇护。

在“城里”的人辞职是因为性价比低,有更理想的去处;不辞是因为留恋目前的稳定、福利和社会地位,实在无须过度阐释。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取向,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选择。

公务员只是一个职业,任何职业都可能有人辞职。美国有专家研究过,一个人即使干着“最幸福的工作”的人,也会有200次辞职的想法、50次摞挑子的纠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两年公务员辞职已算不上新闻。

有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务员跳槽率同比增加三成。选择辞职的公务员职务越来越高——之前主要是科员、科级官员、县处级官员,今年仅sh就有3名厅局级官员辞职。

更何况韩均不是一般公务员,自始至终都算不上公职人员,跟政协的那些香港大富豪差不多,有名无实,只担任过几天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江省联络处长,而联络处事实上只有一块牌子,没担任过什么实职。

不用经过人大,把个人财产申报调出来审计一下,短短7天就走完所有程序。

直到厅里按照相关规定,把任命文件抄送上一级公安机关备案时,对“801”一直很关心的陈副部长才知道韩均撂挑子。甚至把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然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像他这样能破案又会培训的高层次警务人才,实在可遇不可求。

一位懂刑侦的部领导曾经分析过,他破过的一些案子,华裔神探李博士不一定能破。连李博士自己都承认是被媒体“神话”了,事实上只是在中国、台湾、香港比较有名,在美国几乎没什么媒体报道,有也是非主流的华人媒体。

他确实出任过州警政厅长,确实是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级警界最高职位的华裔首长,但美国没统一的警察机构。州警理论上有全州的执法权,事实上大部分州警权利很小,仅限于州属设施和地域内的执法,比如高速巡警。

警政厅长不仅无法跟公安厅长相提并论,实际权力和影响力甚至连一个副省级城市公安局长都不如。在美国华人圈的影响力,远不如曾担任过纽约市警察局副局长的莫虎。

而且李博士只是一位刑事技术专家,一切靠证据说话。如果现场没证据,如果时间过去太久,就会束手无策。

相比之下。能破陈年旧案的韩均要高明得多。

他本来就是一个大律师,在美国担任过地方检察官,在侦办案件时能够自然而然考虑到起诉。办得那些案子无懈可击,全能办成铁案。

更重要的是他年轻!

部里有很多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可年龄普遍较大,不是快退休就是即将退居二线。他们那些经验过去很有用,在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犯罪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老同志会遇到很多无法理解的新问题。

如果他能继续干。能够帮着培训更多新时代的侦查员,就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刑侦专家青黄不接的问题。

原以为把“801”定为省部共建的刑事侦查人员实训基地。就可以安排公大、刑院和各省市公安厅(局)年轻干警过去培训,现在计划全部打乱了。

陈副部长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让秘书把对韩均比较熟悉的曹维清副局长叫到办公室,指着江省公安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