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俩孙媳妇,还是每人获得了一个红包。
按理说她俩也已经成家,不算孩子了,跟建东和二仓应该是同等的待遇。
但是家里的事儿,没道理好讲,孙媳妇必须有份。
尤其是重孙子,获得了两个大大的红包。
一看红包鼓鼓的,就知道里面钱很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
额,那位艳云姑娘,也获得了一个红包。
既然到咱家来过年,那就一视同仁。
可是所有人都觉得,不在于红包的问题,而是感觉怎么有点别扭呢?
给爷爷奶奶拜了年,院门就可以敞开了。
孙子孙女们分成两拨,开始出去挨家挨户拜年。
自己家也开始有拜年的上门。
盼了一年的过年,在拜年的时候达到了最高潮。
虽然村里现在还没有路灯,但是很多人家已经建了砖瓦房,都是玻璃窗。
而且大多数的人家,院子里的电灯也全部打开。
光亮散射出来,让街上不再是从前那样的黢黑一片。
塔读
虽然现在的小孩子对糖块已经不是那么稀罕,但是拜年的时候每人都能收获口袋里满满的糖块,孩子们已经很兴奋。
很有成就感。
不过他们的兴奋也基本上就在于成就感了,对作为甜食的糖块本身真的不感兴趣。
首先是现在老农民生活富足,物资不再匮乏,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
最关键的是,社会越发展,很多食品却是不好吃了。
就拿现在的糖块来说吧,基本上就是小作坊的土造子。
沾牙,嚼一嚼还满嘴渣子,味道也很差。
像从前那种入口即化,味道清新的糖块,在农村基本上买不到。
即使小卖部进那种好糖,因为价格偏高,卖不动。
三仓虽然情绪相当抵触,但这是过年,他不敢造次,只好灰溜溜跟在队伍的最后边。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其实就是滥竽充数,不管到了谁家,大家都给长辈拜年说吉祥话,他自始至终一言不发。
最完蛋的是有个老奶奶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越过大仓他们兄弟看向三仓:“三仓怎么不靠前?过来吃瓜子,听说你带媳妇回来过年了,怎么没领过来我看看?”
三仓极想原地消失。
同时心疼那位在家的女朋友。
英子她们要出去拜年,也曾邀约艳云一起去,但是艳云姑娘拒绝了,说她肚子疼。
三仓知道,她哪是肚子疼,是心里难受吧!
后辈们结束拜年回家,也已经天光大亮了。
这回就轮到二叔三叔以及老歪,大仓娘和二婶三婶她们,这些长辈去给更长辈的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