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州的世家怎么不给他面子了?”
方源眉头微皱,眼神闪过冷芒。
“听,听说赵刺史的政令没能及时执行。”
张继见方源的样子,拘谨的同时更加害怕了。
方源还是辽州刺史的时候,他对方源酒满满的敬畏。
现在方源成为长安令,又和某位皇亲国戚搭上关系,地位更高了。
他们也就变得更加拘谨。
“算了,不说那个,我们来喝酒。”
方源意识到问题,神色恢复平静。
刚好,小二送来酒席,方源就让众人进入酒席当中。
随着高度酒下肚,张继和戈游他们终于不再那么拘谨。
“我张继自认才华不错,但长得这个寒酸样,不仅到现在这个年龄还没有成亲,仕途也可能铩羽而归。”
“方令,我张继自认有几分水平,能不能科举落榜之后跟在您的身边打个手,做什么都可以。”
张继郁郁不得志,心中担心,酒水喝得最多的。
他迷迷湖湖,向方源抛心置腹,对方源崇拜至极。…
酒席上很多人都清醒着,不由得竖起耳朵等待方源的回复。
科举考不上,若是能跟着方源,也不枉是一条好出路,毕竟方源地位高。
“本官早就想让你帮忙了。”
方源呵呵一笑道。
张继有才能,也缺少有才能的人。
到长安城之后,方源很大一部分人才被留在辽州里,还没有转到长安城。
“谢谢方令!”
“您是张继一生的贵人。”
张继打了个酒嗝,说完就醉倒趴在酒桌上。
方源看着醉趴的张继没有说话。
这人借着酒意表达了心意,也是个好方法。
不管是不是真心,至少在三十五个考生面前表达出来,未来就算是功成名就,也和方源有关。
实际上,方源不知道的是,其他考生后悔不已,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像张继一样喝醉酒向方源表示,以抱住方源的大腿。
“方令,最近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大胜,您觉得京试的考题有没有和这方面有关?”
戈游躬身问道。
在场的考生都觉得方源是他们的贵人。
方源创办辽州学院,给缺钱的学子借钱读书。
若没有方源,这里有一半的学子是没有办法到达这里来的。
话音落下,除了已经喝醉了的张继,所有人都看向方源。
事关押题,容不得他们不在意。
“考题不到开卷就没人得知考题到底是什么。”
“但既然你们都问到,我有个猜测,不保证对错,你们可以压压题。”
方源想了想,沉声道。
这一刻,方源想到李世民在御书房的时候跟他说起的话。
刚好科举,朝廷大概率是往这个方向出题的,那如何防止权力专横又能好好整理边关最有可能考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