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阿尔达希尔一世和大晋之间形成友好通商的关系,不会为了一个所谓的盟友来对付大晋。
同时,也不会帮大晋这个新的盟友来对付他们那个老盟友。
对付元蒙,目前同样不符合萨珊波斯的利益关系。
阿尔达希尔一世不希望看到元蒙过度的膨胀,同样也不希望看到大晋在吞并了元蒙之后膨胀成一个巨无霸。
就算是忽必烈死了,引起了元蒙帝国的动荡,但阿尔达希尔一世依旧对于和大晋瓜分元蒙帝国没什么想法,他又不想去草原之上去骑马打猎。
如何在草原之上建立稳固的统治,从来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尤其是,在阿尔达希尔一世的西面还有罗马帝国这个强大帝国存在的情况之下。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仨家之间形成三足鼎立的关系,比起来两强对立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贵霜帝国的战局虽然已经结束了,不过,那块地区距离大晋到底还是太远了,足足过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之后,战报才终于送到了洛阳朝廷。
至此,李翔再次分封十王,将包括晋王在内的十个儿子一起分封了过去,让他们共同来管理这一块土地。
当然,最大且最富饶的一块,自然还是在这一战之中立下了不少功劳的晋王的。
对于那块地区,中央朝廷的统治力就真的是鞭长莫及了。只能够依靠分封的方式,勉强维持一个统治。
想要真的像中原地区那样建立稳固的统治,目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目前的大晋来说,能够完成南方的开发,将东南亚纳入稳固的统治,已经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的战略重心了。
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就放在这里,不代表打下了多大的土地,就能够统治多大的土地。
至于南亚这十王,他们封地的人口和发展程度,以及面积,相比东南亚那八王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双方一开始的基础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不过,考虑到南亚的问题,在分封诸王之后,李翔依旧还是改组了水师,准备在接下来的一年之内,将现有的几支水师,分别改组为东海水师,长江水师以及南海水师。
东海水师与南海水师都是以宝船为首的海船为主,东海水师驻扎在青州东海郡港口,负责加强对于半岛以及倭岛的掌控,南海水师则是驻扎在交州,负责加强对于东南亚和南亚的掌控。
这两只水师,分别由徐承和韩世忠进行掌握。
长江水师,依旧是更适合江河的楼船为主,由吕蒙为主。
至于戚继光,因功入中央,升前将军,加靖海大将军,增食邑至万户,名义上遥领三大水师。
三大水师之中,由于水师对内的作战任务大幅度下降,故而,长江水池的编制直接被对半砍了,只保留五万的编制。
或者说,这三大水师,每一只都定为五万的编制,分别负责各自的辖区。
同一时间,元蒙那里,忽必烈死了,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他们那里的争斗也已经迎来了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