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年间。
与其他几派的行事隐秘不同,发丘派向来与权贵交往甚密。
苏州一处精巧的园林别院内,丝竹隐隐,觥筹交错。
发丘将军曹汝贞放下酒杯,对席间一位身着常服却气度不凡的老者,以及几位身着杭绸直缀的富商笑道:
“天幕示现,海昏侯墓重现人间,金玉如山,古籍如海,此乃天赐良机。”
“在下不才,愿从中牵线,促成一番雅事。”
“由我发丘门人负责探穴定位,开启墓室,确保其中珍玩完好无损。”
“官府方面,”他看向那位老者,“只需以保护前朝遗迹、防止盗扰的名义,派兵驻守,隔绝闲杂人等。”
“至于几位东家……”
他的目光扫过那几位眼神热切的巨贾,笑容加深:“皆是风雅博古之人,可亲临现场,品鉴把玩。”
“若有看中的古物,当场便可定下,银货两讫,风雅又稳妥。”
“如此一来,官府得了清名与实惠,东家们得了世间独一份的珍玩,流传子孙。”
“而在下等人,赚些奔走操持的辛苦钱,皆大欢喜。”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发丘将军曹汝贞将合作计划和盘托出后,席间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那几位原本还端着架子的富商东家,呼吸都不自觉地粗重了几分,彼此交换着眼神,里面是压不住的贪婪与急切。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位一直沉吟不语的官员身上。
只见这位老大人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在光滑的紫檀桌面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
半晌,方才抬起眼睑,看向曹汝贞。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端起面前的温酒,向曹汝贞的方向虚虚一敬,缓声道:
“曹将军思虑周详,安排妥帖。”
“既能全朝廷体面,又能遂吾等好古之风流雅趣……”
他话语微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才悠悠吐出后半句:
“如此三赢之举,实乃……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此言一出,宛如一块大石落定。
几位商贾立刻跟着举杯,纷纷附和:
“正是正是!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大人所言,真乃我等心声啊!”
“全凭大人与曹将军做主!”
曹汝贞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笑意,他知道,此事已成。
他也举起杯,与众人虚碰一下。
“既蒙诸位不弃,曹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