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队,能挑出来十几个指挥军士长,已经算是相当逆天了,这还得益于侦察连经常会跟其他单位联合集训,对战场敏锐性极高。
加上这些人都经过特殊的训练。
但就算这样,咱也不可能指望,全连剩下的九十多人,都是有指挥天赋啊。
余下的这些,只能慢慢选,慢慢挑了。
来到教室。
刚刚被太阳晒了半天的老兵,这次确实老实多了,一个个伏案写心得。
那姿势,整得还挺认真。
陈默谁也没打扰,他悄悄走到其中一名老兵的身后,伸着脑袋看对方写的内容。
注意到有人走到自己身后。
老兵扭头看到是秀才过来,立刻用手捂住稿纸,没好气道:“秀才,你狗日的离我远点,每次见你就没好事。”
“这回肯定是好事。”
陈默嘿嘿一笑,干脆拉着椅子坐人家跟前。
搞得老兵,一脸晦气的朝旁边挪挪。
陈默也不在意,反正这些心得写出来,首先得从自己手里过一遍,然后才能到罗主任那。
不管咋说,人家毕竟是战略战役学主任,不可能什么阿拉狗吊的琐事都过问啊。
他没看老兵写什么。
而是拿起一旁的文件袋,开始看对方这一个小时,到底观看的是哪一份合练。
由于这些资料,陈默都参与过整理。
他大致将内容扫一眼就认出,自己手里这份纸质存档,记录的是38军装甲六师装甲22团,在1999年年初进行的一次联合夜训记录。
这次夜训组织的基础,也是六师在完成96A换装后,进行的一次实验。
规模不小。
夜训单位涵盖两个坦克营,一个步兵营,加上师直属装甲连,侦察连,榴弹炮连。
光是96A坦克就有几十辆,联合兵力达到一个加强团的规模。
一次夜训投入这么大的兵力,放在装六师也不算罕见。
因为38军当年的坦克六师,编制规模确实庞大,在整个野战军都属于首屈一指,全师官兵五团制,加后勤总兵力合计能到达两万人左右。
哪怕当初28军的坦克七师,也没这种规模。
去年全军进行大规模体制编制调整,很多坦克师改为装甲旅,就算还保留师的番号,也都变成四团制。
唯独这个六师不受影响,现在依旧是五个团,这也是为啥京都军区要将这次信息化实验,跟装六师牢牢绑定的原因之一。
人家这规模,确实不是现在的装甲七旅,能够相提并论啊。
陈默大致扫了一眼内容。
文件上记录的数据,和一些参谋团制定的作战计划,以及各单位夜训详情并不难看懂。
整体就是夜训突击,十次工兵分类特情设置,80公里隐蔽机动,20公里协同交战,四个小时,后勤油料多段式保障。
目的是要看看,实验换装后,这些作战单位的效率。
毫无疑问。
能被挑选出来,发给侦察连的人观看,并且写心得,那就代表着这次夜训效果差得一塌糊涂。
主要是打得好的那些,没必要挑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