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笔趣阁5200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说吧你小子又憋着什么坏二合一(第3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说吧你小子又憋着什么坏二合一(第3页)

陈默也深吸一口气,话语的主动权拿到手了,下面就看他怎么编,呸!

怎么说服这帮老头。

“首长同志,请允许我讲个故事吧。”

“别的不说,就说81杠步枪的速射记录,您知道是多少嘛?”

“150米,40秒,击中40个目标,换弹匣4次,一切都在40秒内完成。”

“这个答案,我相信首长同志肯定不太清楚,但我,还有我所在的侦察连,每一名战士都是耳熟能详。”

“有一个概念叫做高端职责,达到极限,人就会有异常敏锐的能力,比如在工程机械领域,特殊零件机床无法加工,需要手工制造的时候,总会有某些工匠能凭借双手加工出0。005-0。01mm的精度。”

“您知道十级钳工嘛,知道基层的狙击手,装甲兵,侦察兵嘛?”

“我只是一个刚进入侦察连,不足半年的新兵蛋子,凭借基层训练,就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感受空气中最轻微的湿度变化。”

说着,陈默还装得跟个神棍似的,故意舒展下身子,而后继续道:“此时此刻,空气湿度,6。68,误差绝对不会超过0。01。”

陈默说得非常笃定。

可这种神奇的用身体,去感知空气湿度变化,搞得现场好几个老头,双眼都瞪大了。

要知道,大气科学牵扯到的复杂性,连天河计算机都会出错,有时候天气预报没有那么准确,就是因为湿度,作为大气科学重要指标之一,必须要有专业测量仪器才能测出来。

听他这么吹嘘,就跟听天书一样。

其实陈默自己都没多大把握,但俗话说的好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他知道现场的人,不会无聊到真的拿着测量器,去扣这个说法的真实性。

趁着一群人都没吭声之际。

陈默赶紧继续表述:“首长同志,类似跟我一样的人,基层部队有很多。”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装甲侦察连以前有个挺厉害的兵,也可以说是大智若愚。”

“他非常上进,但不善言谈,每走一步,每进步一点都像是抱着无限的希望一般,紧紧抓在手中。”

“他的军旅生涯很短,还不到半年,可他在基层单位短短的时间内,付出的努力是别人的三倍,很少有人看到他的努力,但他依旧质朴到近乎偏执的进步着。”

“前段时间裁军,他被裁掉了,跟我是同年兵,就是石门地区的人,结果是黯然回乡,他的愿望很简单,只想好好当一个兵。”

“首长同志,侦察连很难,对别的单位来讲,我们是一群无所不能的侦察兵,但对我们自己来讲,侦察兵的使命就像一把剔骨刀,时刻的提醒着我们成长。”

“我们连还有一个一级士官,家在陕北那边,参军之前家里穷的连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吃野菜窝窝头吃到双眼发绿,说个话都能累到双腿打摆子。”

“自从参军,进入侦察连,一开始他身体素质不行,全连的老末,连长看不上,排长不待见,战友嫌他拖后腿,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努力训练,在一次比武中,从全连老末一跃成为全师前三。”

“从此破茧成蝶,一飞冲天,可是在前几天裁军中,依旧被裁掉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名老兵临别的前一晚,还对我说,让我好好把握当兵的机会,他离乡时,全村的老少都出来送别,三步一回头,五步一磕头的离乡,光荣参军。”

“他说,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家里解释,被裁掉的事情。”

陈默语言渲染力很强,几句话就勾勒出一副基层战士,逆袭后郁郁不得志,最终被裁军不得不离开的画面。

会议室内,刚才还沉闷到极点的氛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失于无形。

毕竟,在场的人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

袁校长,何政委两人都没有吭声,但听陈默东拉西扯的说了这么多,大致也猜到了他的用意。

一个陆院,从来没考虑建立士官学院的另一层用意。

辩论,每句话,每个铺垫都是有目的的。

曹红义似乎也忘了,刚才陈默说他不专业的事,只是皱紧眉头道:“你叫陈默对吧?”

“你讲的故事很感人,但我想知道,这跟你要回答的问题有关系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