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还能有谁,罗鸿大声道:“就你会使唤人!”
他话是这么说,吃完饭还是洗过碗才出门。
刘银凤从邮局回来的时候看什么都不用收拾,心情大好。
她把订报纸的缴费单子放起来,拎着菜篮子朝外走,喊上胡同里来往最多的王秀娟。
两个人一路交换着方圆二里地的最新消息,不可避免提起现下最热闹的房子的事。
王秀娟:“要我说你想换个独门独院是对的,那住着多舒服。”
刘银凤:“想是想,可现在有几户人家是,我想换也没得换。”
王秀娟给她支招:“你找找有没有那种住的人少的院子,说不准能协调出来一套。”
比起只跟一户人家做交易肯定是麻烦不少,但
不失为一个办法。
刘银凤拍大腿:“我怎么早没想到。”
王秀娟:“这拆东墙补西墙的,不是折腾嘛。”
折腾也得试一试,刘银凤手肘碰碰老友:“那你在帮我打听打听。”
王秀娟:“那是肯定的。”
两个人说说笑笑到菜市场,又唠起儿女的事。
王秀娟压低声音:“我这刚知道一姑娘,要不你跟罗鸿提提?”
刘银凤倒是动心,只是无奈道:“算了,那臭小子都是白费心思。”
王秀娟:“这有什么,问一问又不碍事,真是顶好的姑娘。”
到底是儿子愿不愿意最重要,刘银凤摆摆手:“我还能再憋两年,想玩让他玩去。”
可她哪里知道,儿子的心思也是瞬息万变的。
-
作者有话说:虽然是半夜,但我做到了!
晚安!虽然已经听到鸡叫了。
第136章
在儿子的终身大事上,刘银凤向来是矛盾的。
她一方面尊重孩子目前的意愿,尽量不给他太多的压力,但人活于世难免会被自己被旁人的想法所裹挟,所以偶尔忍不住总要提几句。
因此早上王秀娟和她说有个顶好的人,晚上儿子回来她就提一提,但不过是顺嘴而已,倒没抱太大的希望。
可罗鸿这两天的想法正有所转变,虽然犹豫一会仍旧拒绝,刘银凤还是在这几秒之中看到一丝不同。
她跟丈夫悄悄交换个眼神,等一双儿女都出门去澡堂说:“他这是什么意思?”
罗新民:“我看有门儿,过一阵你再问问。”
他结婚生子的时候就年纪大,身体又多有不便,尤其是人近花甲,越发觉得很多事力不从心,打心里是希望趁着自己还能动,能多帮衬着子女一点是一点,对儿子结婚的事其实一直急在心里。
夫妻俩在很多事上的想法是一致的,刘银凤高兴地搓搓手,又嘀咕:“那这房子还换吗?”
罗新民:“他就是松口也没那么快,一说不换他准能猜到为什么,明儿就给你尥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