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80年代的北京胡同 > 第237节(第2页)

第237节(第2页)

刘银凤拍拍沙发示意女儿坐边上,说:“你哥只是猜你会喜欢,最后定了吗?”

罗雁点点头:“定了,明天他去办过户。”

还真是够着急的,不过大小伙子,也能理解,不急着想结婚才可疑。

虽然流程还没走,但夫妻俩现在心里也是默认的,连女儿的嫁妆要怎么准备都开始盘算了。

罗雁对此不知情,坐下来跟父母边看电视边闲聊,提及明天要去学校开会的事情。

刘银凤道:“是该好好玩玩,四年同学,多么难得的缘分。”

玩归玩,罗雁唯一头疼的是:“估计又要去爬长城。”

听说好几个毕业班的学生都去过了,大家的活动总是大差不差。

也就是他们年轻人有活力,刘银凤道:“等到我这个年纪,想去也爬不了啦。”

罗雁不太清楚自己以后会如何,说:“我现在就爬不了啦。”

她光是想想好像腿都开始酸了,趁着还不是很晚先去洗澡。

罗新民不放心,送女儿到澡堂门口,在胡同里边下棋边掐时间再去接。

罗雁有时候觉得挺过意不去的,尤其是哥哥下乡的那几年,因为冬天里她爸的腿脚更不方便,赶上下雪天容易走不稳。

诚然她对家里人的照顾习以为常,也知道他们不希望自己有任何负担,因为一家人本就是应该为彼此付出的。

因此罗雁的难受只有一点点,路上如常跟爸爸说话。

父女俩向来有话聊,什么学校的单位的事情都可以讲。

罗新民道:“我们科室的新人,管你陈姐叫陈阿姨,你以后可不能犯这种错误。”

罗雁点点头:“我还是有些眼力见的。”

罗新民:“跟男同事就不用嘴太甜,你稍微给点好脸色,人家就敢当你有对他有意思。”

罗雁人情世故不擅长,但处理男女问题上就十分有经验。

她道:“我很会拒绝男生的。”

罗新民记得女儿上小学时反而是被男生们追在后面跑得最多的时候,因为年纪小还没有流氓罪的概念,小朋友们的表达又很直接。

但女儿比他们更直接,说:“这样是不对的,我要告诉老师。”

她情窦初开的年纪也是如此,以至于夫妻俩有一阵都以为她要很久才开窍,只提防刚下乡的儿子,千叮咛万嘱咐他千万不要在陕北处对象。

结果呢,儿子眼看快三十了还没着落,女儿的婚事倒是即将提上议程。

罗新民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说:“这方面我倒是不担心你,工作我也相信你能胜任,但一想到你要上班儿,我还真是愁东愁西。”

罗雁:“我上小学您跟我妈也是这样。”

育红班的事情她就记不太清楚了,但料想也差不多。

一说上小学,罗新民的回忆就多了,到家跟媳妇大讲特讲。

罗雁听着感觉自己的糗事也太多了,赶紧回房间睡觉,第二天好早早起床去学校开会。

说是开会,她也不发表什么意见的,只在最后时刻随大流投票,定下每天去一个景点的行程。

班长把行程安排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抄,一边说:“忘了通知,要自己去办公室门口看有没有通过答辩。”

罗雁抄完就去看,得到预料中的结果后心满意足地要回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