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80年代的北京胡同 > 第122节(第1页)

第122节(第1页)

王家只有两个孩子,父母都是职工,加上王德林自己上班也有好些年,颇有积蓄。

他在单位刚分的宿舍里置办了大部分家具,连风扇电视这样的家电都有。

比这便宜的,周维方觉得没诚意,比这贵的,又在他的能力范围外。说起来他也头疼。

罗鸿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说:“那还是红包,最实用。”

周维方也这么想:“我是想拿二百给她压箱底。”

那就很多了,罗鸿不免打听:“你哥他们给拿多少?”

周维方:“我没问,但我猜是五十。”

一般人家的礼数,差不多就是这样。

罗鸿:“也算过得去。”

但也就只是过得去,周维方顺势举例:“将来雁子……”

我怎么了?罗雁左右看,发现两个男的表情都有点微妙,喝口汽水眼睛转来转去的。

给她忙坏了,罗鸿漫不经心道:“雁雁结婚嫁妆肯定是多多的,但男方的礼我们也是要挑的。”

嫁妆?罗雁对这些不感兴趣,毕竟她连父母的存折上有多少钱都一清二楚,只需要除以二就知道是多少,默默地又吃起饭。

倒是周维方好似很感兴趣,问:“挑什么礼?”

罗鸿:“头一样,得有正经的房子住,窝窝囊囊的小平房不行,得是里头带厕所的那种。”

说完头一样,他就没下文了。

周维方问:“还有呢?”

罗鸿不客气道:“我现在跟你说不着。”

至于以后,一得看妹妹的,二得看他这头一样能不能做到再说。

周维方也就不问了,但算起账:“团结湖的房子开始卖了,一平四百,最便宜的差不多也要三万。”

这几天京市最大的新闻就是这个,罗雁也听过一耳朵,这会加入话题:“又贵又远,谁买啊。”

她出门少,长这么大几乎只在胡同附近活动。平常提起交大都说自己在西郊上学,更别提三环外的团结湖。

周维方附和一句:“是太远了,不过既然有第一个商品房,以后就有第二个。”

有也买不起啊,罗雁稍微算一下:按今年的工资标准,本科生一年见习期满能领五十六块的薪水,她哪怕省吃俭用就当攒三十,一年下来居然还不够三环外一平方的。

这么一算,罗雁心都跟着凉了,啧啧摇头,然后给哥哥鼓劲:“你好好干,将来我沾你的光了。”

罗鸿在妹妹的额头弹一下:“什么叫沾光,有我的就有你的。”

这话,周维方觉得有一半是说给自己听的。

他当然知道,如果按照发小挑妹夫的标准来看,自己是不合格。他更知道这些不合格在罗雁如果喜欢他的前提下也通通不管用,即使这个如果离他来说也非常遥远,但他仍旧觉得,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目前对他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大概是他觉得以罗雁的性格,短时间不会再喜欢上别的男生,他那套折戟沉沙过的徐徐图之理论还是可以用,因此换个话题,说:“我们期中考了。”

一提这个,罗雁十分期待:“考得怎么样?”

周维方:“我是第三,不过卷子挺简单的。”

说到底是进修班,不以正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

卷子简单不简单,那也是第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