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免费阅读 > 第四百零二章 八镇铁骑大秦东征战力再升级(第3页)

第四百零二章 八镇铁骑大秦东征战力再升级(第3页)

第七万户乃是李东山原本的直属万户军,而吴重的来历可不简单。

他是李骁当年组建神机营时的第一任千户,精通火器战术,无论是东征金国还是西征西域,神机营的几次关键胜利都离不开他的指挥,战功赫赫。

让他去第三镇接掌核心万户,等于直接将第三镇的核心兵权,纳入了嫡系掌控。

即便陈二强是李东山推荐的都统,也难以完全掌控全镇,李东山对第三镇的影响力,实则已逐渐下降。

而此次人事调整中,类似吴重这样的安排还有不少。

新组建的四个万户府、罗猛留下的万户位置,甚至其他镇的部分中层将领任命,很多都是第一镇出身。

第一镇是大秦唯一一支“打满全场”的军队,从最初的河西堡起兵,到平定大漠、东征夏国、征讨金国,再到西征西域。

每一场战争都有第一镇的身影,从未缺席。

战功摆在明面上,将领晋升名正言顺,无人能反驳。

更重要的是,这些出身第一镇的将领,几乎都是李骁一手提拔起来的嫡系,林大壮、王铁头、瘦猴、莫军、张胜(张大娃)、苏大强……

一个个皆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且对李骁效忠。

经此一调整,第一镇派系的势力大幅上涨,虽仍不及宗室派系那般根基深厚,却已完全能与其他派系分庭抗礼。

至此,大秦第八镇正式建立,军中派系格局也随之清晰起来。

宗室派系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派,代表人物包括大虎(第八镇都统)、二虎(第五镇都统)、李东河(第三镇都统)、李东水(第一镇万户)及其他李家宗室子弟。

都统之位中宗室占了近半数,势力遍布各军,根基最为稳固。

第一镇派系(又称皇道系)是李骁的核心嫡系,以林大壮(第七镇副都统)、王铁头(第四镇副都统)、莫军(第四镇万户)、张胜(第三镇万户)、苏大强(第八镇副都统)为代表。

掌控着第一镇、第四镇两支禁卫军的绝大部分兵力,同时在其他各镇中都有万户级别的将领任职。

虽职位不及宗室,却因掌控核心战力,且对李骁绝对忠诚,成为最受信任的派系。

外戚力量以第二镇都统罗猛为核心,成员包括李骁的表哥秦雄(第二镇万户)、赵大宝(第七镇万户)、大舅哥卫轩(接任大虎成为第六镇副都统)等。

秦赵罗卫等外戚力量,在秦国军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整体力量虽然强大,但力量比较分散,依附于李家甚至是李骁而存在,无法拧成一股绳。

王后系(又称契丹系)则是相对独立的强大派系,代表人物是第七镇都统拔里阿剌,第五镇副都统萧赤鲁、第一镇万户安猛等。

都是当年萧思摩的旧部,被打散编入各镇,但却依萧燕燕的存在而联系起来,依旧在秦军之中属于强大派系。

除此之外,军中还有按地域划分的小派系,如漠北派系,由原克烈部、蔑尔乞部归顺将领及哲别等漠北出身的将领组成。

人数不少,却缺乏统揽全局的核心将领,难以形成合力。

回鹘、党项等派系则规模更小,多是基层军官,仅能在局部发挥作用,远不足以与四大派系并列。

李骁此次的安排,看似处处顾念亲情、安抚老臣,实则每一步都在强化王权对兵权的控制。

宗室派系虽仍最强,却被嫡系、外戚、契丹派相互制衡。

第一镇嫡系渗透各军,成为王权的“定心石”;各派系既相互牵制,又能因共同的目标凝聚战力,如此布局,远比单纯依赖宗室或嫡系更为稳固。

人事安排全部宣布完毕后,李骁目光扫过众将,语气郑重:“今日之调整,既是为嘉奖有功之臣,更是为整合军力,以备东征金国。”

“诸位皆是大秦柱石,当以大局为重,摒弃前见,同心协力,助大秦一统天下。”

“末将等尊领,定不负大王所托。”众将齐声应和,声音震彻议事大厅。

随后,开始商议第八镇组建的具体事宜,各部将领调令的准备等等。

……

陇西的秦军大营内,风沙正卷着枯草掠过营寨,第四镇的士兵们正忙着擦拭兵器、操练阵型,营中处处透着备战的紧张气息。

第四镇虽主要驻守河西走廊,可上一次东征期间,为配合关中战场的进攻,大军已将战线推进至陇右。

如今更是磨刀霍霍,只待对金国正式宣战,便可直接拿下秦州,进而兵临长安城,打通东征的关键通道。

中军大帐内,罗猛身着甲胄,正俯身站在巨大的地形图前,手指沿着陇右至秦州的路线缓缓移动。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掀帘而入,躬身禀报:“将军,龙城来人了,说是有重要命令。”

罗猛心中一动,直起身来:“快请进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