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使用的生化马车一直被放在戒指空间里,此时再次成为了众人的交通工具,无非是让生化人马夫换身服装而已。
往外一览无遗的车厢,能让车内众人仔细观察沿途的一切。小周后吃惊地望着金陵城高大的城墙,“天啊,如此时代,除非内乱,否则很难击破,鞑子是怎么攻打下来的?”
摸摸小萝莉的头,安亦斐以导游的口气开始讲解:“说得不错,就是内乱。朱元璋这个人想学周礼唐制,但又认了朱熹当祖宗,所以整个明朝体制从最初的指导思想上就相当混乱。他分封了自己所有的子孙当王,却杀掉了一帮有功之臣,妄图武起而文治”
马车夫递出仿制出的路引之后,马车缓慢地路进入了城墙的甬道。车厢陷入短暂黑暗,只有男子的声音,侃侃而谈。
“朱元璋所做最错误的事情,就是他发家是靠着江南大家族的支持。但上台之后,为了彰显出身、却错误地将孔老二捧的老高。要知道,宋开始的理学,朱熹只是个名号,真正成群结党地是北地儒生们,而这帮人不但明面上是北方大家族们的代言人,还是北地异族代言人,也就是说,明朝从开始就陷入了南北之争的内部矛盾中”
车上都是看书才知道些后代史,没人比他更懂,蔡琰谦虚地问了句:“斐,后果是什么?”
“就是如今明朝的局势,晋商们不忿江南财团的打压,与儒生们勾结一起,学那吕不韦、多处投资。李自成等人也就罢了,还在向鞑子出售粮食、铁器等等战略物资。崇祯其实是个可怜人,下面的集团都在背叛或者阳奉阴违,就算他这个皇帝累死,也救不了明朝”
女人们毕竟大局观比不上安亦斐,闻言都点头表示明白了。所以,哪怕车子进了金陵城,见到那浮世繁华,眼里却都多出了一些悲悯之色。
此时的秦淮河清澈见底,春季中的河岸边杨柳青青,远远望去青山绿水、白墙黛瓦,如诗似画。衣冠楚楚的男子们,罗衫削肩、丝带飘扬女子们的嬉笑声,如同盛世一般。(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 徒有虚名
车上的屏幕会经常播放、隐形卫星们拍摄到的画面,大明朝那摇摇欲坠的样子昭然若揭。与车外,一副虚假的繁荣完全相反。
“走吧,我不喜欢这里”,姒厌恶地皱起了眉头、并说出了这句话。妲己等都点头赞成,于是马车没有停留,穿城而过,继续往扬州方向而去。
妲己知道史对于自己的评价后,很不舒服,也暗暗同情那位陈圆圆。所以最喜欢听安亦斐的分析,见车厢内气氛沉闷,打起岔子,“斐,那些晋商们最后得到了什么红利呢?我看书,都说商人逐利,没好处的事,他们不会做吧?”
“当然,短时期的好处是,通过倒卖战略物资,这些人都赚了很多钱;长期的好处就是,鞑子入关之后,他们跟随提供后勤,终于报了仇、几乎将江南大户屠杀殆尽,虽然大部分资产进了鞑子们的腰包。但他们也啃到了骨头,获得了江南和其他地区的经商权,还被封为皇商”
出身江南的虞姬等人都面露不忿之色,大乔实在忍不住,“斐哥,难道他们就没得到报应?”
“所谓报应都是骗人的。我们眼前的这些人,十多年之后的大屠杀中,不知道能存活多少,也没见他们有什么报应”
车厢外,是野外的田园风光,偶尔路过城镇,还能见到如南宋时期的那种集约式工坊,展示着人民的勤劳和善良。
马车终于到达了扬州府,这也是明代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明代海禁政策,到了此时已经被彻底无视,官面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东瀛等地的贸易,让这座城市并不比后世的沪市差到哪里。
如果不是建筑风格不同,此时的扬州极其像欧洲的某个港口,金发碧眼者随处可见,第一批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家们,已经有许多在此落户。
换了一身明代服装、戴上面具之后,女子们好奇地跟在安亦斐身后游览起来。
“大爷,来坐坐啊”,远处某丽春院楼上的喊声,让李季兰实在忍不住,“噗哧”下笑出声来。
安亦斐潇洒地冲那个粉头比划了个中指,飙出了英文:“谢特,没见到我身边有这么多美女吗?”
“不,先生。那是她的职业,你不可以带有歧视,这个城市如此活跃,有着她们的功劳”
安亦斐转头看过去之后,见是一位流浪汉般的洋人。而周围的明朝人完全无视了这个乞丐般的家伙,一点都没有崇洋媚外、贴上去献媚的觉悟。相反,大多是明朝人好奇地望着这群相貌普通,但气质不凡的男女们。
望着那身破麻袋般的传教服,还有布满油腻的《圣经》和十字架,安亦斐才敢确认这是个传教士。
周围的明朝人也许并不知道,之后,某个朝代闭关锁国、并被大炮轰开国门之后,后人所遭遇的耻辱。想着想着,安亦斐居然发起呆来,心想:“也许扬州府和江南地界的人都意识到了吧?这才反抗如此坚决,惨遭屠城无数,文明由此倒退到史前社会”
“斐?”,妲己的提示下,安亦斐才发现那位传教士眼睛贼亮地盯着自己。
“唔,这位应该是从南亚过来的,学会了冥想吗?精神力蛮高的,怪不得能感觉出我的不同”
“拿去吧,去吃顿好的”,安亦斐丢出空间仿制出的一袋明代铜钱、再次飙出英语后,就带着众女离开了。
安亦斐并不知道自己的无意之举,在这个世界的史中留下了记载。这位传教士回到欧洲之后,记录下了这次难忘的经,“他们的身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