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宝月嗯了一声,又低声说道,“那你能不能好好教,别老是顶我。”
刘海听后却是带着无辜的语气说道:“夫人这可冤枉我了。此弩烈性,初次驾驭,身体自然需紧密贴合,方能同频共振,合力化解其冲劲。我这可是……用心良苦啊。”
其实刘海说的性子烈,就是连弩的后坐力。
公孙宝月却觉得刘海这是歪理邪说,将纯粹的吃豆腐行为包装得冠冕堂皇。
公孙瓒麾下的幽州突骑与白马义从,都是弓马娴熟的精锐。
特别善于弓骑。(其实刘海也善骑射,读者都知道)
但是他们善于的是弓箭,至于弩,太笨重,他们根本就不会用。
弓和弩虽然都是远程装备,但是用法和发力技巧截然不同。
弓箭更依赖射手自身的力量、技巧和手感,开弓、瞄准、撒放,是一气呵成的流畅过程,尤其在马背上,需要极高的人马合一境界。
而弩,尤其是这种结构复杂的连弩,更侧重于机械的稳定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对射手本身的臂力、腰力要求相对较低,但需要熟悉其机械原理和特定的持握、瞄准、击发节奏。
简单说,弓的上限很高,但是下限也很低;
但是弩的上限不高,但是下限也不低。
公孙宝月自幼学习弓马,对弓箭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臂,但对弩确实接触不多。
所以,她才信刘海说的这些。
在简单地瞄准后,公孙宝月扣动了扳机。
咻——!
咻——!
咻——!
三发弩箭破空,带着凌厉的气势钉入远处的一棵杨树。
巨大的后坐力让公孙宝月手臂微微发麻,但她凭借出色的身体控制和刘海之前的引导,稳稳地扛住了冲击。
感受着这与开弓放箭截然不同的发力方式和击发节奏,她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真的如此,要不是刘海在她身后,她感觉自己恐怕真的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猛烈后坐而后退半步,甚至可能失去平衡。
这弩的“烈性”,确实需要一种不同于弓箭的。
“如何?”
刘海的声音带着笑意在耳边响起,他似乎很享受她这种带着点惊讶又不得不服气的反应,“现在可信了?感受到它的烈性没?”
公孙宝月抿了抿唇,没有立刻嘴硬反驳。
她仔细回味着刚才那三箭,除了后坐力,还有一种奇特的感受。
射击的间隔极短,几乎不需要喘息和重新蓄力,只要手指扣动,箭矢便能接连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