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锤溃败的第三天,联盟广场上的血迹已被雨水冲刷干净,三足鼎旁却始终围着不少族人。青藤族的工匠正对着石肤族的铁砧反复摩挲,赤箭族的猎手则聚在一旁,争论着上次战斗中弓箭的射程短板——岩锤带着残部逃窜时,因超出弓箭有效射程,最终还是让他跑了,这成了族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
林砚刚和三族议事会敲定猎场划分方案,远远就看到拓蹲在鼎边,用树枝在地上比划着什么,眉头拧成了疙瘩。“在想什么?”他走过去拍了拍拓的肩膀,后者立刻站起身,手里还攥着半截折断的铁箭。
“林砚首领,你看这箭。”拓把铁箭递过来,箭杆上有明显的弯曲痕迹,“上次射岩锤的时候,明明瞄准了他的后背,可飞出去三十步就飘了,根本没力道。要是能有更远的武器,肯定能把他留下来!”
这话瞬间引起了周围族人的共鸣。赤箭族的老猎手阿弓叹了口气:“我们的弓已经是用最硬的桑木做的,弓弦是狂鬃猪的筋,可最多也就射四十步,再远就没准头了。岩锤跑的时候都快到五十步外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逃。”
“不止岩锤。”青叶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忧虑,“昨天探子回报,黑岩部落有‘投矛器’,能把石矛扔到六十步外,比我们的弓箭还远。要是他们下次带着这东西来偷袭,我们的弓箭手根本占不到便宜。”
林砚摩挲着手里的铁箭,心里清楚族人的焦虑。目前联盟的远攻武器只有弓箭,射程短、威力弱,面对装备投矛器的敌人或逃窜的目标时,几乎毫无办法。要想真正立足,必须造出更强大的远距杀敌武器——这不仅是战术需求,更是稳定人心、巩固联盟的核心。
“大家安静一下。”林砚站上旁边的石阶,声音透过人群传开,“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弓箭的短板确实明显,但我们能造铁刀、铁箭,就能造出更远的武器。”
族人们瞬间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他,眼里满是期待。阿瘸子拄着拐杖挤到前面:“林砚首领,你说的是真的?真能造出比弓箭远的武器?”
“能。”林砚的语气无比坚定,“我给大家保证,一个月内,一定造出能射六十步以上、能穿透兽皮甲的远距武器。”
这个承诺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族人们爆发出热烈的议论,有兴奋,有怀疑,更多的是期待。红羽快步走到林砚身边,压低声音问:“你真有把握?我们连投矛器都不会造,更别说更远的武器了。”
“不是投矛器,是‘弩’。”林砚说道,“比弓更省力,射程更远,准头也更稳,就算是力气小的族人也能操作。”他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弩箭结构图:“有扳机、箭槽、弩臂,不用像弓那样一直拉着弦,扣扳机就能发射,威力比弓箭大得多。”
红羽盯着地上的图纸,眼睛越睁越大:“这东西真能成?要是造出来,我们赤箭族的弓箭手就能发挥更大作用了!”
“但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林砚站起身,看向众人,“造弩需要三样关键东西:第一,够硬的弩臂,得用百年桑木,青藤族的人熟悉山林,麻烦你们去寻找;第二,够韧的弩弦,要比弓弦更结实,得用好几根狂鬃猪筋拧在一起,石肤族负责鞣制;第三,带倒刺的铁弩箭,箭头要更尖、更沉,赤箭族和石肤族的工匠一起打造。”
三族族人立刻响应。青藤族的阿木当场举手:“我们明天一早就进山找桑木!保证找到最硬的!”阿瘸子也跟着说道:“我带着石肤族的人鞣筋,以前鞣过兽皮,这活儿我熟!”阿弓拍着胸脯:“铁弩箭交给我们赤箭族!保证磨得又尖又利!”
当天下午,联盟就分成了三支队伍行动。青藤族的十名族人带着石斧进山,目标是黑松林深处的百年桑木;石肤族的工匠们架起大锅,煮着狂鬃猪筋,准备鞣制弩弦;赤箭族的猎手则和石肤族的铁匠一起,在熔炉边打磨铁弩箭的箭头,炉火星子溅得满地都是。
林砚没有闲着,他和老石一起设计弩的具体结构。弩臂要弯成特定的弧度,才能储存足够的力道;扳机要用坚硬的兽骨制作,确保扣动时能精准释放弓弦;箭槽要挖得深浅适中,既能固定弩箭,又不会影响飞行。老石拿着石笔在兽皮上画了改、改了画,浑浊的眼睛里满是专注:“这扳机的卡槽得做小一点,不然弦容易滑出来。”
“对,还要在弩臂末端加个护手,防止发射时弦弹到手。”林砚补充道,手指在兽皮上比划着护手的形状。
然而,困难很快就来了。第二天傍晚,青藤族的队伍回来了,却只扛着两根桑木,而且都有裂痕。阿木垂头丧气地说:“黑松林里的百年桑木都长在悬崖边,我们好不容易砍下来两根,没想到往下运的时候摔裂了。剩下的要么太细,要么有虫蛀,根本没法用。”
族人们的情绪瞬间低落下来。没有合格的桑木,弩臂就造不出来,林砚的承诺眼看就要落空。青柏在角落里冷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够周围的人听到:“我就说造不出来吧,外来者就会说大话,根本没真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拓当场就火了,撸起袖子就要揍他,被林砚拦住了。“裂了的桑木未必不能用。”林砚走到桑木旁,仔细检查着裂痕,“裂痕不深,我们可以用藤胶把裂痕补上,再用铁条加固,说不定比完整的桑木还结实。”
这个想法让众人眼前一亮。娅立刻带着女族人把之前熬煮剩下的藤胶加热,老石则指挥着工匠们用薄铁条沿着裂痕捆扎桑木。林砚亲自用刮刀把藤胶填进裂痕里,再用炭火慢慢烘烤,让藤胶凝固。忙活了一夜,两根有裂痕的桑木竟然真的被修复好了,用手敲上去,声音沉闷而结实。
解决了弩臂的问题,弩弦又出了岔子。阿瘸子带着人鞣制的狂鬃猪筋虽然够韧,但拧成弓弦后,拉力还是不够——试拉的时候,刚拉到一半就断了。“是不是筋不够老?”阿瘸子急得满头大汗,手里攥着断弦,“我们已经选了最粗的筋了,怎么还是断?”
林砚拿起断弦看了看,发现断面很整齐,是因为受力不均导致的。“光用狂鬃猪筋不行,得加东西。”他想起以前在书上看到的,古代的弓弦会混合麻线增加韧性,“把野麻搓成细绳,和猪筋编在一起,再用猪油浸泡,应该能增加拉力。”
阿瘸子立刻照做。他带着人采来野麻,搓成细绳,和猪筋一起编成弓弦,再放进猪油里浸泡。第二天早上取出来晾干后,试拉了一下,弓弦竟然能拉满了,而且没有断裂的迹象。
弩臂和弩弦的问题解决了,铁弩箭的打造却很顺利。赤箭族和石肤族的工匠们联手,造出了五十支铁弩箭,箭头呈三角形,带着倒刺,尾部有凹槽,能更好地贴合箭槽。阿弓拿着一支弩箭,对着一块兽皮甲射过去,弩箭瞬间穿透了兽皮甲,钉在了后面的木头上。“太好了!这威力比弓箭大多了!”阿弓兴奋地大喊。
接下来就是组装。林砚和老石带领工匠们,先把弩臂固定在木托上,再装上扳机和箭槽,最后挂上弩弦。当第一把弩组装完成时,广场上围满了族人,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