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355章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第3页)

第355章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第3页)

“播州宣慰使司辖地诸事,着贵州都指挥使周起杰悉心处置。原宣慰使杨铿,悖逆伏诛,罪有应得。其子杨朝栋,献屯归诚,保全军民,情有可悯,着免其连坐,准其入青阳书院潜心修学,以赎前愆。播州宣慰使之职,乃朝廷羁縻西南之重器,不可久悬。杨铿幼子杨晟,虽在稚龄,然承其父祖之祀,当嗣其位。念其年幼,特命贵州都指挥使周起杰,遴选干员,悉心辅佐,抚绥地方,待其成年亲政。播州一应军务,暂由周起杰部将丁玉署理。钦此!”

跪在后排的丁玉,身子不易察觉地微微一挺。周三牛咧了咧嘴,被身旁的周水生用手肘捅了一下。雷猛则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新配的千户铜牌,上面还带着铜腥气。众将脸上难掩喜色,丁玉暂摄播州军务,这是实打实的权柄!周起杰心中却如明镜。晋封的是高阶文散官和勋号,听着尊崇无比(荣禄大夫、镇国将军),却无半分实权提升,更无期盼中的爵位与世职。真正的“赏”,是皇帝默许了他对播州的深度掌控——以“辅佐幼主”之名,行“遥控实权”之实。至于杨朝栋的去处“青阳书院”,更是巧妙的人质与监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宣旨太监的目光扫过众人脸上细微的喜色,最后落在周起杰沉静如水的脸上。他慢条斯理地收起敕书,从袖中又掏出一封同样明黄、但尺寸略小的密旨,声音陡然压低了几分,带着一丝只有周起杰能感受到的、刻意营造的亲近与压迫:

“周大人,陛下另有口谕。”

庭院里落针可闻,连风似乎都凝滞了。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太监的声音压得更低,却字字清晰:“陛下说:播州初定,永宁、水西皆赖卿家镇抚,朕心甚慰。然黔地边陲,汉夷杂处,尤需固本清源,教化浸润,方为长治久安之策。皇孙允炆新开蒙学,正需品性端方、根基稳固之良才伴读左右,熏陶砥砺。闻卿长子周必贤,敏而好学,堪为良选。特命贞懿夫人刘瑜携子入京,以全朕爱惜皇孙、栽培勋臣子弟之心。望卿以国事为重,体朕深意,勿负朕望。”

如同无形的冰锥,瞬间刺穿了庭院里方才那点劫后余生的喜悦气氛。

周起杰垂首跪着,宽大的朝服袖口下,双拳骤然紧握,骨节捏得咯咯作响,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一股混合着惊怒、冰凉、不甘的洪流猛地冲上头顶!伴读?皇孙允炆才多大?这分明是质!是以他妻儿为质,扼住他周起杰咽喉的锁链!是对他坐镇西南、手握重兵、遥控播州日益增长的权势最直接、最冷酷的钳制!皇帝终究是皇帝,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胡惟庸的鲜血未冷,皇帝就用这种方式告诉他周起杰,无论你立下多大功勋,生死荣辱,尽在帝王翻覆之间!

他能感觉到身旁刘瑜的身体瞬间绷紧,呼吸一滞。他甚至能想象到身后雷猛、丁玉他们脸上陡然升起的惊愕与怒意。

时间仿佛凝固了。宣旨太监的目光如同实质,紧紧锁在周起杰低垂的头顶。那沉默的几息,重若千钧。

终于,周起杰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冰冷刺骨的空气灌入肺腑,强行压下了翻腾的血气。他松开拳头,缓缓抬起头,脸上已是一片恭谨肃然,对着京城方向再次叩首下去,声音沉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臣…周起杰,领旨!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为皇孙择伴读,乃臣阖门之幸!臣妻刘瑜,定当携子必贤,克日启程,入京侍奉皇孙左右,不负圣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里硬挤出来,带着沉重的分量。

“好,周大人忠勤体国,陛下圣心甚慰。”宣旨太监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职业化的笑容,将那份密旨亲手递到周起杰手中,“杂家还要赶路回京复命,就不多叨扰了。夫人与小公子,也请早做准备。”

宣旨的队伍带着卷起的寒风走了,留下庭院里一片压抑的死寂。雪沫子被风卷起,打着旋落下。

“大人!”周三牛第一个忍不住,猛地站起身,黝黑的脸上涨得通红,声音粗嘎,“这…这算哪门子恩典?夫人和小贤哥儿…”他话没说完,被身旁的丁玉死死拽住了胳膊。丁玉脸色铁青,嘴唇抿成一条锋利的线,只是对周三牛缓缓摇头,眼神凝重如铁。

奢香上前一步,扶住了身体微微发晃的刘瑜。刘瑜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种早有所料的决然。她轻轻拍了拍奢香的手背,示意自己无碍,目光却越过众人,看向依旧跪在雪地里、脊背挺直的周起杰。

周起杰缓缓站起身,手中那份明黄的密旨,此刻重逾千斤,冰冷刺骨。他转过身,目光缓缓扫过一张张或愤怒、或忧虑、或茫然的脸。

“都听见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金铁交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陛下的恩旨。”他刻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播州新附,水西、永宁百废待兴,芒部狼顾在侧。朝廷北征,粮饷转运艰难,西南不能再乱!我等深受国恩,更当谨守本分,尽忠职守!”他的目光在雷猛、丁玉、李春喜等将领脸上逐一停留,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管好你们的兵,看好你们的防!没有我的将令,一兵一卒,不得擅动!一粮一秣,不得有失!违令者——斩!”

“末将遵命!”雷猛、丁玉、周水生等人齐声低吼,声震庭院,压下了所有的不忿。周三牛也梗着脖子,重重抱拳。

周起杰的目光最后落在刘瑜脸上,那深沉如渊的眼底,翻涌着难以言喻的痛楚、歉疚与决绝。刘瑜迎着他的目光,用力地点了点头,嘴角甚至努力扯出一丝安抚的弧度,无声地说:放心。

“散了吧。”周起杰的声音透出一丝疲惫,挥了挥手。将领们沉默地行礼退下,沉重的脚步声踏碎积雪。奢香也悄然退开,将庭院留给这对即将分离的夫妻。

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脸上。周起杰走到刘瑜面前,想说什么,喉头却像是被什么堵住。刘瑜伸出手,轻轻握住了他冰冷僵硬的手指,她的指尖同样冰凉。

“我明白。”刘瑜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我去。带着必贤去。陛下要的,是心安。我们给了,西南才能安稳。”她抬头,望着丈夫眼中那深沉的痛,“你在,西南在,我们母子…终有归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起杰反手紧紧握住妻子的手,那力道大得让刘瑜微微蹙眉,却没有挣脱。他望着妻子清丽而坚毅的脸庞,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沉沉的叹息,消散在毕节卫凛冽的寒风中。

诚意伯府的竹庐里,炉火将熄,残存的暖意正迅速被窗缝渗入的寒气吞噬。炉膛里炭火的余烬泛着暗红的光,映在刘基苍老而沉凝的脸上。

他枯坐案前,面前摊着那张写着“亢龙有悔,盈不可久”的素笺。墨迹早已干透,八个字像八道沉重的枷锁。

老仆悄然进来,往炉中添了两块新炭,炭块落下,溅起几点火星,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老爷,黔地…有信到。”老仆的声音压得极低,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刘基拆开信,是刘瑜熟悉的娟秀字迹。信中详细禀报了圣旨内容,周起杰的晋封,播州杨晟(周必晟)袭位、杨朝栋入青阳书院的安排,以及…皇帝命她携子周必贤入京伴读的口谕。字里行间,没有抱怨,只有冷静的陈述和决然的担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