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342章 劳作的气息(第2页)

第342章 劳作的气息(第2页)

“成了…真成了…”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沟壑的老匠人,颤巍巍地抽动着鼻子,浑浊的老眼里迸发出难以言喻的光彩,“刘姑娘这法子…神了!这香气…老头子酿了一辈子苞谷烧,也没闻过这么勾魂的味儿!”

旁边一个中年汉子狠狠咽了口唾沫,瓮声瓮气地说:“老叔,这玩意儿…真能卖上大价钱?比盐还金贵?”

“蠢话!”老匠人瞪了他一眼,压低了声音,带着一种分享秘密的激动,“你懂啥!盐是活命,这酒…是神仙水!是金子水!等着瞧吧,只要出了这山沟沟…”

寨子东头,依着向阳缓坡开辟出的药圃,规模比去年扩大了一倍不止。不再是零星的几畦,而是成片成片被精心梳理过的土地,阡陌纵横。嫩绿的三七苗已经破土,细小的叶片在春风中舒展;天麻则被小心地覆盖在腐殖土和松针之下,只等时节一到,便掘出肥短的块茎。几十名寨中妇女和半大孩子,在刘瑜的指点下,或弯腰除草,或小心地间苗,动作虽不十分娴熟,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刘瑜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袖口挽到小臂,露出半截皓腕。她蹲在一垄三七苗旁,指尖捻起一小撮泥土,凑近鼻尖闻了闻,又仔细看了看苗情,对旁边一个负责这片药畦的妇人温声道:“三婶,这片地底肥足,墒情也好,苗子壮实。只是这沟还得再开深半寸,雨季快来了,怕涝。”

被称作三婶的妇人连连点头,布满风霜的脸上堆着感激的笑:“哎!听少奶奶的!说咋弄就咋弄!这金疙瘩似的苗子,可不敢糟蹋了!”她手脚麻利地拿起小锄头,沿着田垄小心地加深排水沟。

更远处,靠近寨墙的一片空地上,搭起了几排长长的竹木架子。数十架崭新的木制纺车和织机整齐排列,发出嗡嗡的、如同春蚕食叶般的细密声响。这是刘瑜托人从川中重金请来的匠人,又结合了本地能找到的桑蚕和野蚕丝特点,改良出的工具。寨中巧手的姑娘媳妇们坐在机杼前,手指翻飞,将一缕缕或洁白或微黄的丝线,交织成光滑细腻的坯绸。阳光透过棚顶的缝隙洒下,落在她们专注的侧脸和飞舞的手指上,也落在那些渐渐成形的、泛着柔和光泽的绸缎上。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约莫十二三岁,大概是新上手,动作还有些笨拙,丝线不时缠住。旁边一个年长些的妇人探身过来,耐心地帮她理顺,低声指点着:“指头别僵着,要活,要柔…对,就这样,引过去…慢点,心静手就稳了…”

空气中弥漫着新木、丝线和汗水混合的、属于劳作的气息。与永宁河谷的萧条死寂相比,这里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希望。而这一切的核心——药圃的产出,丝帛的织造,以及那窖中酝酿的奇香——都指向同一个目的:为那座日益森严的营盘,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

营盘,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原先围绕着锁龙井的原木寨墙,外层全部包上了厚厚的夯土,又用掺了糯米汁的三合土反复捶打抹平,变得灰扑扑、硬邦邦,雨水冲刷也仅留下道道浅痕。墙头加宽,可供三人并行,外侧修起了齐胸高的女墙垛口。四角新筑的双层望楼如同蹲踞的猛兽,黑黢黢的射击孔俯视着四方。营盘外围,一道宽逾两丈、深及丈余的壕沟如同护城河般环绕,沟底插满了削尖的硬木桩,在阳光下闪着森森寒光。只有一座包铁皮的沉重吊桥,是进出的唯一通道。

校场上,杀声震天。三百青壮早已成了过去。如今,上千条汉子分成数个方阵,正在操练。枪阵如林,随着哨长的号令整齐突刺,锋利的枪尖汇成一片寒光闪闪的死亡荆棘;刀盾手呼喝着,沉重的木盾轰然并拢,组成移动的铜墙铁壁,间或盾开一线,雪亮的腰刀毒蛇般劈出;弓箭队则在更远处,对着百步外的草靶轮番抛射,密集的箭矢带着凄厉的破空声,如飞蝗般遮蔽了半片天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周起杰一身黑色劲装,外罩半旧的皮甲,按刀立于点将台上。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扫视着校场的每一个角落。周三牛、周水生、李春喜等几个老哨长,如同出鞘的利刃,在各自负责的方阵前厉声呵斥,纠正着动作。

“腰!腰塌了!你当是娘们扭秧歌呢?!给老子绷直了!”周三牛蒲扇大的巴掌毫不留情地拍在一个新兵的后腰上,拍得那小伙子一个趔趄,龇牙咧嘴地赶紧挺直。

“举盾!没吃饭吗?!想想你身后的爹娘婆姨!敌人一刀劈过来,你这软蛋盾能顶个屁用!给老子顶住!”周水生咆哮着,亲自扛着一面蒙着生牛皮的沉重木盾,狠狠撞向一个刀盾手新兵的盾牌,撞得那新兵连退数步,脸色煞白。

训练间隙,营盘西侧新开辟的巨大库房区,沉重的木门被推开。一股浓烈的桐油、皮革和生铁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景象,足以让任何敌人胆寒。成捆成捆打磨得溜光水滑的白蜡杆长矛堆成小山;一捆捆闪着幽蓝冷光的崭新三棱透甲箭簇,用油纸仔细包裹着;数百件簇新的、内衬铁片的棉甲整齐码放;最深处,十几口沉重的木箱被小心地打开,露出里面用油布包裹严密的物件——赫然是几十杆乌沉沉的鸟铳!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这西南群山中,已是骇人听闻的杀器!

几个被挑选出来的机灵后生,在一位沉默寡言、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的“老军头”(朝廷暗中派来的匠师)指点下,小心翼翼地用蘸着桐油的软布擦拭着鸟铳的枪管,学习着装填火药铅子的步骤。他们的动作带着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朝廷的‘盐引’和第一批‘药资’到了。”刘瑜的声音在周起杰身侧响起。她不知何时上了点将台,递过一份盖着大红官印的文书和一个沉甸甸的皮袋,“盐引是川南的,凭此引,我们的盐可畅通无阻。银子…足够再招募三百精壮,打制一百副铁甲。”

周起杰接过,目光在文书上那方鲜红的印鉴上停留了一瞬,随即收起,并未多看那袋银子一眼。他望向营盘外,小龙塘寨子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又转向南方水西的方向,声音低沉而清晰:“扩军。新兵交给水生,按老规矩练,三个月内,我要他们能顶上去。铁甲…优先配给刀盾手和冲阵的死士营。”

“好。”刘瑜点头,目光扫过校场上那些汗流浃背的身影,“酒,头一批窖藏的,下月可启封。按你说的,不走永宁,直接走我们自己的秘道,经芒部地界边缘,入川。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几家大商号,给的价码很高。”

周起杰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好。让酒香,飘得更远些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