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281章 独悟枢道(第2页)

第281章 独悟枢道(第2页)

神魂归位时,天已微亮。周廷玉睁开眼,望着天边的鱼肚白,觉得整个人都变了。颈间的玉佩不再是沉重的传承,而是与他心神相通的伙伴;殿试的策论不再是应付的文章,而是后的自然流露;家族的使命不再是负担,而是守中合和的责任。

他想起包奎拒考时的坚定,想起包文永隐居时的隐忍,想起程济先生说的——他们都在,只是方式不同。就像何首乌守着的道,老槐树守着的道,小溪守着的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守着自己的天性,守着天地的节律。

朝阳升起时,周廷玉站起身,沿着山路往下走。他的脚步轻快,像踩着星脉的节律,每一步都踏得安稳。他知道,历史的兴衰就像星象的流转,朝代会换,帝王会变,但的天性不会变;就像周家的传承,从守护七星枢盘到镇守西南,从周起杰到父亲周必贤,再到他,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承道守真的责任。

回到院里已经是日上三竿,包文永和程济正在槐树下对弈。见他回来,程济抬头笑道:看了一夜星星,可看出什么门道?

周廷玉躬身行礼:学生明白了。星象之变如朝局之变,星象之常如天道之常。为官者当时刻守住之常,顺势而为,执中守道。

包文永落下一子,微微颔首:看来这一夜没白熬。他指着棋盘道,就像这下棋,黑白子厮杀是变,但棋理是常。懂得棋理,就能在变局中把握先机。

周必畅端来早饭,见周廷玉眼神清明,笑道:咱们状元公这一夜,怕是比读十年书还有用。

饭后,程济将周廷玉叫到书房,取出一卷《洪武实录》的手稿:这是当年我在翰林院时抄录的,里面有些太祖皇帝的批注,你仔细看看。

周廷玉展开手稿,只见朱红色的批注密密麻麻:州县官当以安民为本漕运之利在通不在税。这些批注与他昨夜所悟的守民之道不谋而合。

陛下如今虽重北征,但心底仍守着太祖的治国之道。程济低声道,你将来在朝堂,要懂得察言观色,既要顺应时势,也要守住根本。

两日后的清晨,周廷玉辞别青岩。包文永送他到路口,递给他一个包袱:里面是我抄的几卷《中庸注疏》。

周廷玉接过包袱,忽然跪下,向包文永磕了三个头:姑父教诲,廷玉永世不忘。

包文永扶起他,眼中似有泪光:去吧。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青岩的这片天地。

回毕节的路上,周廷玉一路沉默。墨璃忍不住问:公子这一趟,可是想明白了许多事?

周廷玉望着远方的山峦,轻声道:想明白了为何要做官,如何做官。

当他回到禄国公府时,发现府中正在忙碌。原来在他去青岩的这几日,家中正为他向金陵的夏府和昆明的平西侯府准备聘礼,看来,刘瑜和奢香两位老夫人对雨柔和沐春甚是满意,都开始着急抱重孙子了。

周必贤将儿子叫到书房说道:这次赐婚,既是恩宠,也是试探。陛下这是要借婚事,看看周家与沐家、夏家如何相处。

周廷玉躬身道:父亲放心,儿子明白。在朝为官,在家治业,都会守着之道。

当夜,周廷玉在书房写下一幅字:守常应变,执中合和。这八个字,将伴随他走向更加波澜壮阔的仕途。

而青岩的那一夜观星悟道,将成为他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在那片星空下,他不仅懂得了为官之道,更参透了天地至理。这一切,都将在他未来的道路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