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151章 解甲弈生(第2页)

第151章 解甲弈生(第2页)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愤涌上心头,几乎将他淹没。他猛地闭上眼,拳头攥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喉头滚动,一股腥甜之气上涌,又被他死死咽下。书房里,刘瑜强忍泪水的模样,奢香抱着念瑜时眼中的忧色,必贤、必诚年轻而沉毅的脸庞…一张张面孔在他眼前闪过。他不能死!周家不能亡!西南不能乱,枢盘必须稳!

许久,死一般的沉寂笼罩着松荫小院,只有山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周起杰缓缓睁开眼,眼底的血丝未退,却已是一片沉静的死水,再无波澜。那是一种痛到极致后的麻木,也是决绝。

“学生…明白了。”他声音嘶哑,如同砂纸摩擦,“这甲…我卸。”

青阳子深深看着他,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随即化为更深的凝重。他拿起石桌上早已备好的笔墨纸砚,推了过去。“旧伤复发,沉疴难起,不堪边务之重荷…辞呈,需你亲笔。”

半个月后,一份言辞恳切、哀婉沉痛的奏疏,穿越崇山峻岭,抵达金陵武英殿。

朱元璋看着通政使呈上的奏疏,枯瘦的手指抚过“周起杰”的署名和那枚鲜红的镇南侯印鉴。他读得很慢,每一个字都细细咀嚼。奏疏里,周起杰痛陈当年禄水血战、龙湾设伏、鄱阳湖火攻、五丈原星陨时留下的种种暗伤旧创,近年来如何频频发作,入夜痛彻骨髓,白日昏沉难支。字字句句,皆是英雄迟暮的悲凉与力不从心的无奈。末了,言辞恳切,自陈“尸位素餐,有负皇恩”,恳请陛下念其微末之功,允其解甲归田,苟延残喘于林泉之下。

“旧伤复发…不堪重荷…”朱元璋喃喃念着,浑浊的老眼微微眯起,审视着奏疏上的每一个字,仿佛要透过纸背,看清那个远在黔地的镇南侯,是真病,还是假意。他想起蒋瓛密报中周起杰掌控黔地的种种手段,想起燕王拉拢时他回赠的那方七星茶盘…良久,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松懈,爬上了他紧绷的嘴角。

“算他…识趣。”朱元璋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又有一丝掌控一切的冷酷。他提起朱笔,饱蘸浓墨,在那份辞呈上,重重批下一个“准”字。随即,又飞快地写下一道新的圣旨。

“加封周起杰太子太保(正一品虚衔),赐金千两,帛百匹,准其致仕荣养。”

“擢周起杰长子周必贤,袭镇南侯爵位(超品),加贵州都指挥使(正二品实职),总摄黔地一应军务!”

“擢周起杰次子周必诚,为毕节卫指挥使(正三品实职),掌毕节卫防务!”

“擢丁玉,为贵州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协理军务!”

“增设龙场卫、禄水卫、层台卫!擢李春喜为龙场卫指挥使(正三品)!擢雷猛为禄水卫指挥使(正三品)!擢岩桑为层台卫指挥使(正三品)!各掌本卫军马,拱卫黔疆!”

一道道擢升任命,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巨网。明面上,恩宠备至,周家一门两侯,显赫无双。暗地里,却是最狠辣的“推恩令”!将周起杰一手掌控的庞大军事力量,硬生生拆解、分散。周必贤虽得总摄之名,但丁玉分其权,李春喜、雷猛、岩桑这些周家旧部看似升官,实则被分派到新设卫所,自成一体,与周必贤形成微妙的制衡。而年轻的周必诚,骤然被推上毕节卫指挥使的高位,更是将他牢牢钉在父亲留下的老巢,动弹不得。

圣旨抵达毕节卫镇南侯府时,正是午后。宣旨太监尖利的声音在肃穆的前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领旨谢恩的周家人心头。

“臣,周起杰,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起杰的声音洪亮平稳,听不出丝毫异样。他双手高举,接过那卷沉重的黄绫圣旨,动作沉稳如山岳。只是在他深深叩首时,宽大的袍袖遮掩下,无人看见他撑地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绷得惨白如骨。

“臣,周必贤,领旨谢恩!”周必贤紧随父亲之后叩首。他抬起头,面色平静无波,双手接过象征贵州都指挥使权力的银印和虎符。指尖触及那冰冷的金属,一股沉甸甸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巨大压力瞬间压上肩头。总摄黔地军务?他心中冷笑。丁叔分权,李春喜、雷猛、岩桑这些老叔伯各掌一卫,必诚坐镇毕节根基…这哪里是授印,分明是架在火上烤!他眼角的余光扫过宣旨太监那张毫无表情的脸,又飞快垂下,掩去眸底深处一闪而逝的寒芒。

“臣…周必诚,领旨谢恩!”周必诚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还隐隐透着一丝压不住的激动和兴奋。毕节卫指挥使!他终于像大哥一样,真正独当一面了!他双手接过自己的印信,触手温热,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然而,当他抬起头,看到父亲平静下深藏的疲惫,看到大哥接过虎符时那如山岳般沉重的背影,再环顾厅中神色各异、心思难测的众将,一股冰冷的茫然和无措,如同兜头冷水,瞬间浇灭了他心头的火焰。这位置…自己能坐得稳吗?

厅堂里一片死寂,只有圣旨卷轴合拢的轻微声响。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气氛——有对老帅卸甲的唏嘘,有对新贵崛起的观望,更有对朝廷这翻云覆雨手段的深深忌惮。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