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88章 各有谋算(第2页)

第88章 各有谋算(第2页)

“政治的本质是妥协,关键在于谁在妥协中获利更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棣沉默了,胸膛剧烈起伏着,但眼中的怒火却在一点点被冰冷的理智取代。他走回那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图》前,目光再一次扫过北方漫长的防线和南方那片亟待征服的土地。支棱隘口的耻辱,北疆压力的与日俱增,国库的空虚……一桩桩,一件件,都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

道衍的声音如同魔咒,再次响起:“兼祧之议,看似陛下让步,损了威严,实则不然。它保全了陛下赐婚的颜面,彰显了天恩浩荡,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同时,它未彻底逼反周家,这把锋利的刀,仍能为陛下所用,去平定南疆,洗刷国耻。陛下今日之‘恩’,或许正是来日锁住这头西南猛虎最结实的缰绳。菩萨低眉,为度众生;金刚怒目,亦为降魔。恩威之间,存乎一心。待南疆平定,北虏臣服……周家是圆是扁,还不是由陛下拿捏?”

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寂,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朱棣背对着道衍,身影在巨大的地图前显得有些孤峭。他维持这个姿势,近乎一炷香的时间。

最终,他猛地转身,脸上所有的情绪都已褪去,只剩下帝王的冰冷与威严。

“拟旨。”朱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最终落子般的决断。

侍候在一旁的翰林学士连忙躬身备笔。

“准周必贤所奏,兼祧周传宝一脉。宝庆公主下降,为周传宝一脉正室。周必贤原配刘氏、平妻宋氏,地位不变,仍为周传宗一脉正室、平妻……”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变得森然无比:“告诉周必贤,朕给了他想要的‘名分’,他就要给朕想要的‘结果’!安南之事,朕已决意委他以重任,总督川、黔、滇、桂、湖广(部分)征安南军务,全权节制诸司兵马,许其便宜行事!粮秣由四川、云南、及黔地优先供给。朕,只要结果——克期,荡平安南!若有差池,或迁延日久……两罪并罚,朕,绝不姑息!”

新的旨意,伴随着皇帝这番冰冷彻骨的口谕,以比来时更快的速度,被信使携带着,再次奔向遥远的黔西北。

当吕震接到这份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旨意时,他竟有种虚脱般的庆幸。他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立刻抹去额头的冷汗,换上积极配合的姿态。现在,他和周家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必须把这出戏唱圆满了。

接下来的一切,仿佛一场精心编排、心照不宣的大戏,在黔西北的舞台上迅速上演。

在玄真道长“夜观星象,亲族星现”的吉兆指引下,杨朝栋亲自带队,于小龙塘老宅一处“年久失修”的夹墙内,“偶然”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陶罐。罐中,妥善存放着一份“年代久远”的周氏族谱“古老副本”。

这份族谱被“郑重”地请到青阳宗密室,由刘琏、承继(程济)这两位学问大家“亲自”鉴定。在多位“德高望重”的周氏族老(其中几位眼神不太好,记忆也有些“模糊”)的“共同见证”下,族谱被小心翼翼地展开。

那模糊但依稀可辨的墨迹显示,周老侯爷周起杰的祖父周传宗,确有一位孪生弟弟,名唤周传宝!旁边还有一行小注:“传宝公,元末乱,随流民东去,音讯杳,疑落籍川东……”

“找到了!果然找到了!”一位白发族老激动得胡子直抖,“祖辈确有传言,我周家有一支流落在外,今日终于……苍天有眼啊!”

紧接着,杨朝栋派往“川东”的人“顺利”寻回了几件“传宝公”的“遗物”——一把生锈的柴刀,一只粗陶碗,还有一枚据说能证明身份的、刻着模糊“周”字的木牌。同时,还带回了“确凿”消息:传宝公一脉在川东已然绝嗣,正需血脉最近的亲族前往承祀!

人证(族老们的“记忆”和“激动”),物证(“古老”族谱、“传宝公”旧物),逻辑链条(战乱失散、川东绝嗣),一应俱全,完美闭环。整个过程做得天衣无缝,仿佛周传宝这一脉自古有之,只是今日才被重新“发现”和“确认”,顺应天意,合乎人情。

当这份修改完毕、详细载明了周必贤兼祧周传宝一脉、并加盖了青阳宗、清阳书院以及几位族老“见证”印章的新族谱,被快马送入京城宗人府存档备查时,这场由皇帝亲手挑起、险些引发西南巨变的联姻危机,终于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各方都勉强能接受的方式,暂告段落。

命运如同河流,在看似无路可走的绝壁前,总会找到它继续奔流的缝隙。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