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盘是什么 > 第62章 绝路禅机(第2页)

第62章 绝路禅机(第2页)

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炸响在朱允炆等人的耳边!

朱允炆浑身一颤,面如死灰。程济挣扎着想从地上爬起来,挡在朱允炆身前,厉声喝道:“妖妇!休得胡言!我等乃是……”话未说完,就被旁边两名膀大腰圆的无为教徒死死按住,动弹不得。

叶希贤和杨应能也试图反抗,但刚从幻境中脱离的他们,浑身无力,轻易就被制服。

“不必惊慌,也不必否认。”苏玉婵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贫道苏玉婵,乃无为教教主,信众皆尊我一声‘无生老母’。”她报出名号,仔细观察着朱允炆等人的反应,可惜这几人似乎并没听过她(或者无为教)的“鼎鼎大名”,这让她略微有些失望。

她决定换个策略,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半真半假的追忆神色:**“说起来,贫道与你们朱家,倒也算有一段旧缘。”

朱允炆闻言,惊疑不定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当年濠州大饥,哀鸿遍野,贫道那时尚且年幼,父母双亡,孤苦无依,濒死之际,倒卧路旁……”苏玉婵的声音带上了一丝缥缈的意味。“当年,濠州大饥,贫道年幼,濒死之际,是洪武皇帝,那时的朱重八,赐予半块干饼,救了我一命。半饼之恩,贫道一直铭记于心。”,”

朱允炆眼神闪烁,似乎有些触动,但又满是戒备。落难以来,他经历了太多的背叛与欺骗,早已不是那个容易轻信的年轻皇帝了。

苏玉婵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强势而充满诱惑:“如今,陛下遭逢大难,被燕贼篡位,漂泊江湖,贫道感念洪武皇帝当年活命之恩,岂能坐视太祖血脉流落在外,朝不保夕?”

她图穷匕见,终于亮出了真实目的:“陛下乃天命所归,真龙天子,只是暂时被李景隆之流的小人蒙蔽,失了江山。此乃天降大任之磨砺也!不如就请陛下与诸位,暂且加入我无为教,以此地为根基,避避锋芒。贫道愿奉陛下为‘无生圣子’,地位尊崇,仅在老母我之下。我教信徒遍布各地,资源广博,待时机成熟,老母我自当倾全教之力,助圣子重登大宝,清算叛逆,光复大明正统!”

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朱允炆这块“金字招牌”和所谓的“正统”名分,她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张势力,吸引那些对朱棣不满的潜在力量,甚至……觊觎那至高无上的位置。让朱允炆当“圣子”,自己当“老母”,辈分上还稳稳压了一头,进退自如。

“妖妇!安敢亵渎天家血脉!陛下乃万乘之尊,岂能屈居你这邪教妖人之下!”程济虽然被按住,依旧怒不可遏,嘶声斥骂。

苏玉婵眼神骤然一冷,如同数九寒冰:“阶下之囚,生死皆在我一念之间,有何资格在此咆哮?”她手轻轻一挥,程济便感觉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自己的喉咙,顿时呼吸困难,脸色涨红,再也发不出声音,只能发出“嗬嗬”的挣扎声。

朱允炆看着忠心耿耿的程济痛苦的模样,又看了看身边同样被制住、面露绝望的叶希贤和杨应能,最后望向苏玉婵那看似平静、实则不容置疑的脸庞。他刚出虎口(朱棣的追捕),又入狼窝(无为教的掌控),而且这狼窝还透着令人窒息的宗教狂热和诡异手段。一股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和绝望,再次将他牢牢攫住。他这条命,难道真的就要以这种屈辱的方式,终结在这荒山野岭,甚至沦为邪教扩张的工具吗?

妥协有时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为了在绝境中,为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身边人的生命,比如那渺茫的、或许根本不存在的未来)保留一丝火种。朱允炆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山间冰冷的空气,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了一片死寂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罢了……就如……教主所言吧。”他声音干涩,几乎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苏玉婵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是一种猎物终于入网的得意。她挥挥手,示意教徒放开程济等人。**“圣子殿下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放心,只要殿下安心在此‘修行’,我教定当以上宾之礼相待。”

苏玉婵倒也说话算话——至少在表面上。她让教众收拾了真武山深处一座早已破败废弃、但主体结构尚存的小庙(据说前朝香火还行,后来没落了),将朱允炆等仅存的五人(朱允炆、程济、叶希贤、杨应能,以及后来汇合的一名贴身侍卫)暂时安置在那里。庙宇外围,自然是布置了简易的警戒阵法和“守护”的教众,美其名曰“保护圣子安全”,实则监视软禁。

不过,在这莽莽群山之中,人生地不熟,外面还有朱棣的锦衣卫可能正在张网以待,他们这几只惊弓之鸟,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回想从南京出逃时,身边加上护卫尚有近二十人,一路走到今天,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这最后五人。连最贴身、最忠心的老太监王钺,也刚刚惨死于眼前。他们真的累了,倦了,身心俱疲。那种时时刻刻绷紧神经、朝不保夕的逃亡生活,早已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勇气和希望。

于是在求人和求己之间,这一群人选择了求佛。既然反抗无效,逃跑无望,那不如……先躺平吧。

于是,朱允炆一行五人,在这座破庙里,开始了他们被迫“摆烂躺平”的囚徒生活。日日对着模糊的佛像念经礼佛,打扫庭院,采摘野菜,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内心的波澜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日复一日的麻木和偶尔在夜深人静时,那无法抑制的、对故国和往昔的追忆与喟叹。

苏玉婵暗中观察了他们一段时间,发现这几人确实异常“安分”,每日里除了基本的生存活动,就是打坐(发呆?)念经(默诵?),没有任何试图逃跑或传递消息的迹象,仿佛真的认命了一般。

“看来,再锋利的龙鳞,被拔光了,也就是一条温顺的泥鳅。”苏玉婵放下心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务扩张和对唐赛儿的“培养”上。只要朱允炆这块“招牌”老老实实地待在山上,对她而言,就足够了。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七星大罗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