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周深应援句子 > 第212章 共同的仪式(第1页)

第212章 共同的仪式(第1页)

生活是一条漫长的河流,日复一日的平淡有时会消磨人的感知。但对于周深、何父何母和何粥粥这个特殊的家庭而言,他们却在岁月的流淌中,有意无意地共同创造并恪守着许多独属于他们的小仪式。

这些仪式,如同河床上温润坚实的鹅卵石,标记着时间的轨迹,也为平凡的日子注入了温暖的节奏感和可预期的光亮,让每一天都充满了柔软的期待。

每次周深因工作远行归来,无论多晚,无论多累,推开那扇熟悉的家门,已经成为一套固定流程的开启。行李箱的滚轮声在玄关止住,他总会先轻声唤一句:“阿姨,叔,粥粥,我回来了。”

然后,他会变魔术般地从随身背包或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份精心挑选的小礼物。这份礼物从不贵重,却必然带着当地的气息或与他行程相关的巧思——可能是一盒造型别致的异地点心,一块绘有特色图案的扎染布,或是一套带有城市地标图案的彩色铅笔。

这份小礼物的核心环节,是递给何粥粥的那一刻。他会蹲下身,与坐在轮椅上的她平视,脸上带着风尘仆仆却真实温暖的笑容,将礼物轻轻放在她手上,说:“粥粥看,哥哥给你带什么回来了?”

何粥粥或许无法理解“出差”的含义,但她早已将这个“归来”与“惊喜”联系起来。她会睁大眼睛,好奇地摆弄着礼物,脸上绽放出纯粹的开心的光彩。

这简单的互动,超越了语言,是归家的第一个确认信号。

紧接着,是第二个雷打不动的环节——陪粥粥画一幅画。他会拿出画本和那套专属的、色彩鲜艳的儿童画笔,坐在她身边。

有时,他会画下礼物上的图案,比如一块扎染布上的花纹;有时,他会画沿途看到的趣事,比如一只奇怪的小鸟。他画得简单,边画边用轻柔的语气描述。

何粥粥则会跟着涂鸦,或者只是专注地看着,偶尔发出一个表示愉悦的音节。这短短的共处时光,是周深从喧嚣外部世界回归家庭角色的“净化”仪式,也是他将旅途见闻与家人分享的独特方式,更是他与粥粥之间无声却深刻的交流。

画纸上的每一笔色彩,都是“我回来了,此刻我完全属于这里”的安静宣告。

每周五晚上,是这个家庭一周中最具仪式感的时刻。晚饭会比平时稍早,饭后,何母会准备好消化的水果和茶水,何父则会调整好客厅的灯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周深只要没有万不得已的工作,一定会将这段时间空出来。他们会一起看一部动画电影。

选片权通常由周深主导,他会挑选画面优美、情节简单、色彩明快的经典动画片。何粥粥被安置在最舒适的位置,盖着柔软的小毯子。

电影开始,客厅里只剩下影片的声音。何粥粥未必能理解复杂的情节,但她会被鲜艳的色彩、可爱的角色和好听的音乐深深吸引,看得十分专注。

周深、何父、何母则围坐在她身边,他们的注意力或许不全在电影上,更多是在享受这种一家人齐聚的、安宁的陪伴。电影中的某个有趣桥段会引发会心一笑,某个温馨画面会让何母轻轻拍拍粥粥的手。

这个固定的夜晚,像是一个温柔的休止符,宣告着一周的忙碌结束,开启了属于家庭的、放松的周末时光。它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一种关于“在一起”的、强有力的确认。

而最日常、也最暖入肺腑的仪式,发生在餐桌上。何母总是这个仪式的核心。

她清楚地记得周深偏爱的口味——喜欢喝汤,爱吃她做的红烧肉和清蒸鱼,不太能吃辣。她会变着花样,将这些他爱吃的菜端上桌。

当周深埋头吃得香甜,由衷地赞叹“阿姨,这个菜真好吃”时,何母脸上总会露出满足而欣慰的笑容,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好吃就多吃点,在外面辛苦,都瘦了。”

这个看似普通的夹菜、劝饭的过程,是一种无声的母爱表达。通过记住并满足他的口味,何母在告诉他:“孩子,这里永远是你的家,有你爱吃的饭菜,有惦记着你的人。”

而周深真诚的赞美和狼吞虎咽的吃相,则是他对这份母爱的接纳与回应。餐桌,成了他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味蕾的记忆,成为了连接彼此最牢固的纽带之一。

这些共同遵守的仪式,看似微不足道,却是这个家庭情感大厦的重要支柱。它们如同黑夜中的灯塔,规律地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让每个人心中都有所依归。

它们让周深的归来充满期待,让平凡的周五夜晚变得神圣,让一日三餐充满了人情温度。在这些重复的、充满爱意的仪式中,何粥粥感受到了稳定和安全,周深找到了归属和放松,何父何母则体会到了付出的价值和家庭的圆满。

这些仪式,让他们的日子不再是模糊一片的流逝,而是串起了一颗颗名为“幸福当下”的温暖珍珠,照亮了彼此共同前行的路。

喜欢周深应援文合集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周深应援文合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