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纵横万界之帝国崛起 > 第83部分(第3页)

第83部分(第3页)

李寿曾担任过西北大帅,主持过西北军政,虽然时间短,但着实打过几场胜仗,威望颇高,在西北军中培养出来了一批心腹,回到京都任宗正之职后,又想尽办法把他的一些门客,也送到西北州郡担任实职,尽掌西北政务。

太尉陆平猜测,李寿在以前,之所以隐忍不发,是因为他有两大顾忌,一个顾忌是,他担心他要是太早的流露出谋求自立的意图,皇统的门阀豪族两大势力,很有可能会联起手来,先把他象碾臭虫一样碾死。

不过,这个顾忌随着车骑大将军庞休被谋杀,皇统和门阀豪族形成水火不容态势,已经消失。

现在再想想车骑大将军庞休之死,竟然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事情的背后,定然少不了李寿那鬼魅般的身影。

李寿还有一个顾忌,就是军权的有效掌握,大齐帝国的军制是很特别的,无实衔军职时,就算是再高军事级别的长官,也无权调动边郡州兵,但同时,如果有了军权实职,在行兵布阵之时,可以暂时不听从朝庭的号令。

这也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不过,这个‘不授’,是要有胜利保证的,如果自行其事,却打了败仗,那便要接受加倍惩罚。

也就是说,担任宗正之职时的李寿,如果想谋求军权,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现在,李寿授征北大将军,右路军统帅的实职,由边军组成的左路大军,也在他的实权节制范畴之内,再加上以前担任西北大帅,在军中打下的坚实底子,他夺取西北军权的机会已然成熟。

李寿,你也说的上是机关算尽呢,你的野心着实不小啊!

在看清看透李寿的一切布局后,太尉陆平在心中冷嗤,因为李寿敢这样做,定然是得到了部分皇族势力的支持,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打压门阀豪族的势力,再建皇统威权。

但太尉陆平觉得,李寿和那些皇族势力的人,都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有着数百年历史形成的门阀豪族,岂是能轻易消灭的,门阀豪族的人,早已深入人心,深入各个阶层了,再说了,打压一批,难道就不会再起来一批么,要知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所以,事情的关键,还是在京都,还是在权力中枢的稳定,李寿,虽有才华,但目光却局限在局部,而不是天下,所以那才华也有限的很,从长远来看,定然难逃灭亡的命运,暂时便让他先得意去吧。

再说了,李寿这样一整,到显出一个好处来,那就是皇族势力和门阀豪族势力的对垒,因为李寿此刻的忽然表演,紧张的态势到是会缓和下来,这可是一个好事啊。

做为一代军神的太尉陆平,更崇尚的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战略布局,动刀动枪,那是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那才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太尉陆平虽然出身门阀豪族,但他更是大齐帝国的人,他绝对参考系不希望大齐帝国的内部,出现兵戈征伐之事,因为内斗,无论哪一方获得最终维特向量,最终伤损的都是大齐帝国内部的国力,都会给异族入侵中原造成机会。

建功域外,开疆拓土,那才叫本事呢,内部么,大家斗斗心眼,发发小财,搞个偷袭暗杀什么的,也就算是顶天了。

在把这一切都想清楚之后,太尉陆平便抱着看戏的心情,等待着李寿表演结果的到来,陆平从时间估算着,新的战报应该快传回京都了,到时,一切就该有了一个结果,就有热闹可看了。

太尉陆平就是不告诉景宗皇帝,甚至,他还房间隐瞒了部分消息,让张崎推测无门,他就是想看看,景宗皇帝从地狱到天堂,又从天堂到地狱的变化表情。

太尉瞅着岁数比自己年轻,但看上去,却比自己还显衰老的景宗皇帝,恶意的想:当年,因为一时心软,饶过了你的性命,最终却使太子遇害身亡,这次,还气不死你啊!

此刻,武英大殿中,静谧非常,唯有殿外连绵不绝的雨滴声,显得分外刺耳惊心。

陆恒,你个小兔崽子,你在哪里?

这声声雨滴,再次唤醒了太尉陆平,那坚硬如铁石心灵的一抹柔软,唉,岁数大了,便有些儿女情长了啊!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心险恶

如果说,当初的长途奔袭,是迅雷、是疾风、是一道带头光芒阴影的黑色闪电,那么,此刻的回撤,更象是草原上被追赶的兔子,是流浪在外多年终于决定回家的游子,是匈奴大部落逃难般的迁移。

如果说,当初的长途奔袭,陆氏族兵是被铁的纪律所约束,行进之间,表现出来的是铁石般的坚忍和机械般的精密,那么,此刻的回撤,这些陆氏族兵则仿佛是在燃烧着他们的生命潜能,流露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活力和激情。

他们完全忘记了苦累,忘记了疲乏,每日里,就是知道永不停歇下来的赶路,困了,便把自己绑在马背上睡觉,累了,便看一眼身旁那装满财物的马车(那种实实在在的兴奋,能让疲劳在瞬间化为乌有),有的族兵甚至练出了一手,站立在疾驰的马背上解决拉撒问题的绝技。

此刻,这些身着匈奴袍服的陆氏族兵,看上去跟平常的匈奴人已是完全相同,甚至就连那扑面而来的草原气息,悠长的呼喊,也有着同样的浓烈,他们驱赶着马车和数万匹无鞍骏马,快速的扑向草原边界之西的凤城。

是的,是西撤而不是南下,因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