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何雨柱愤愤然转身去招呼别桌客人,阎解成窃笑一声。
那双精明的眼睛立刻又活络起来,像探照灯似的在店里贼溜溜的来回扫视。
坐在他对面的妻子余丽丽也是默契十足。
先是警惕的瞟了眼何雨柱的背影,确认安全后,便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从随身挎包里摸出一个小巧的笔记本和一支铅笔,重新摊在桌上。
全神贯注的盯着柜台方向,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笔结账的声响,然后飞快地在本子上记下。
“水煮肉片,一份,一块八毛”、“散啤,两扎,六毛”、“三号桌结账,共三块二”……
新的时代已来到,一辈子拴在单位挣那点死工资,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眼瞅着身边一些胆大敢闯的人拖家带口的下海,个个挣得盆满钵满。
阎解成也动起了小心思。
阎家人骨子里就和院里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信奉的是利益至上。
什么面子、亲情、街坊情谊,在真金白银面前,都得靠边站。
过去是没得选,只能老老实实上班,算计着每一分每一里,紧巴巴的日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政策松动了,眼前摆着新的活路。
两口子关起门来一琢磨:咱也得干起来呀。
但干什么,怎么干,得从长计议,不能盲目的瞎杵,等冲对眼儿了再上!
必须把一切都算计得明明白白,绝不能盲目出手,赔本的买卖坚决不能干。
这不,一听说院里最本事的大科长何雨柱都要下海开饭店,俩人立刻觉得这是个“摸底”的绝佳机会。
当下,两人就腆着脸跑到川香居“打探敌情”。
干坐着肯定不行,于是便狠下心点了两个最便宜的馒头,就着免费的白开水,硬是占着一张桌子“吃”了两个半小时。
结果这不看不知道,细细一算计,这开饭馆的进项可真不得了!
油水太足了!
“咱也开饭馆!”确定过眼神,两两口子瞬间为在心里达成共识。
有了这方向,他们的“侦查”就更有针对性了。
夫妻二人心照不宣的行动起来,阎解成负责观察“敌情”,余丽丽负责记录。
到现在,那小本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满了干货。
什么菜最受欢迎、一天能翻几次台、酒水的利润有多高、一桌客人平均消费多少……
阎解成打小就经过专业性培养,余丽丽虽然是后加入进来的,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两人加一起,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一加一远远大于一。
阎埠贵那点绝学,早被二人学了干净。
不夸张的说,只需听到一个菜名和价格,心里噼里啪啦的算盘一响,就能立刻推算出何雨柱这一单能净赚多少。
这越算,心里头就越痒痒。
越看,眼神里的光就越亮。
开饭馆的决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干了兄弟们,咱老阎家要阔起来了!
……
最后一位客人送走,余丽丽的小本本上也暂时画上一个句号。
正要起身结账时,猛然间想起什么,又紧忙掏出小本本一笔一划的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