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小的内心洋洋得意,对于他的父王,他深以为傲。
“鹜哥哥,那位大哥哥就是你的父亲吗?”
方才那位俊美的男子带着身边几位谋士从他的帐篷前路过,这小团子无意中目睹他的神容,登时目露痴色。就连人都走远了,她这会还在遥遥远望呢,半点舍不得挪开目光。
“哎,鹜哥哥,你怎么不说话呀,你怎么走了?”
一边是自己崇拜的父王,另一边是他的小团子,他心中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苦思半晌之后,他最后得出结论,即便是他的父王,也不应该抢他的小团子。
是以每回他都以己身,全部拦住宝珠望向明棣的痴迷目光。
…………
千里之外的普济馆亦是得了消息,昭王明棣扬言朝无正臣,打着除奸佞的旗号,带领几万大军,很快便要兵临城下。
这是兰姝头一回听到他的消息。
往年她从未刻意问过旁人,北地的昭王如何。
而眼下,不管她愿不愿意,每日都能从病人口中得知他的事迹。
就连京城里的稚童,也口口相传他的旗号。
“清君侧,靖国难。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3]
身边之人,无一避讳,其中且包括林书嫣。
谢应寒早出晚归,近几个月还被派去押送粮草,是以林书嫣时常带着谢知亦去花朝阁陪小娘子。
起初林书嫣并不愿意让兰姝得知自己同谢应寒有个孩子。
然她能下地之时,谢应寒便吩咐人叫了马车,与她一同带着谢知亦去了花朝阁。
不仅如此,这几年里,他都明里暗里叫她带儿子去兰姝面前多晃悠。
她虽不知何意,但小娘子显然对她的到来,满眼欢喜。
“姝儿,听说昭王已经快打到长安城了。”
谢知亦如今已满三岁,她便不拘着他,由着他在花朝阁满地跑,她也能图个清静。
带孩子可比做生意,难上许多,劳神疲心。
“嗯,我今日也在普济馆听说了此事。”
“应寒他应该快到军营了,对了,我今日听李夫人说,昭王长了一张人神共愤的脸。”
封存的记忆朝小娘子袭来,不多时,脑海中渐渐刻画出清晰而又模糊的面容。同样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巴,怎的他就那么俊美呢?
“娘亲!”
谢知亦大老远就开口唤人,圆滚滚地朝她一撞,险些将她撞倒在地。
“哎哟,我的少爷,您快歇歇,别把夫人累坏了。”如意跟在后头,又是给他擦汗又是给他喂水,好一顿忙活。
被他一打搅,自然,林书嫣并未察觉小娘子须臾前的异常。
小孩子不惧热意,待他喝过水后,又欢声笑语跑着出去玩了。
林书嫣这才将视线投向兰姝,她忍不住瞥向她干瘪的小腹,心中哀叹一声,“姝儿,应寒他……”
小娘子疑惑地对上她的视线,她面上一热,倒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如今她俩都已是双十年华的人了,自己同谢应寒成婚五载有余,就连儿子都三岁了。小娘子却还是那般鲜活,媚骨天成,越发妖娆,只是瞧着却还有些孩子气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