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看在百金的面子上,道士对崔琰还算有耐心。
“在得知我不去后,官府就给了我一笔钱,说是买地钱,和我说明了以后均田和我再没关系。”
“那钱很多?”
“少的可怜!不到半年就全花光了!”
“那你为何……”
崔琰不理解。
那可是许多百姓梦寐以求的土地!眼前这人竟然为了一点钱财就选择放弃?
不过崔琰很快就醒悟过来。
这人,与当年不愿意沦为戍卒的自己有什么区别?
崔琰心中也有些愧疚。
之前他指责审配,说他管的太宽。
如今轮到自己,却也是犯了一样的过错……
不过崔琰更加好奇:“那你们这样的人,都来当道士了?”
对方摇头。
“我只是曾听师君讲过一次道,觉得有趣,这才选择皈依。”
“其余大多数人,都进了文昌门学,学成之后直接进了作坊。”
了解这些人的来历后崔琰恍然大悟。
不过他还是奇怪。
“在大汉,难不成百姓就这般散漫?”
“若是有人,既不想种地,也不想学道,更不想去作坊,那该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眼前的道士面色古怪。
随即,便指向那些接受施粥的人:“你说他们?”
崔琰哑然。
“这不是养懒汉吗?这么多无用之人,官府难道什么都不管?”
“啪!”
对方如雷霆之势般从衣袖中掏出一本经文,摔在桌案上。
“施主,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按照《道经》的教义,万物皆有道,人亦为载道之物。既然是道,就无有用无用之说。”
“而且……”
道士不经意的瞥了眼崔琰腰间别着的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
“那些世家子弟,终生不去劳作,只顾寻欢作乐、欺男霸女,为何却无人称他们为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