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七星罗盘黄金给女生带可以吗 > 第104章 漆林初探(第1页)

第104章 漆林初探(第1页)

题记:当山风送来远方的哭泣,命运便已埋下相遇的伏笔。真正的勇气不在于无视危险,而在于明知道路艰险,仍愿为黑暗中的人点亮一盏灯。

——————————————————————————————

廷玉要去乌撒府参加府试了。

这是他魂穿大明后的第一次“诗与远方”。说是诗,前路是黔西北莽莽苍茫的原始山林与崎岖古道;说是远方,目的地乌撒府威宁城,也不过是数百里外另一座嵌在群山之间的边陲卫城。但无论如何,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离开毕节卫、离开小龙塘这个“新手村”,去亲身丈量这片属于周家、却又充满未知的西南大地。

晨光熹微,毕节卫城禄国公府门前已是一番忙碌景象。

八岁的周廷玉站在马车旁,看着母亲刘青最后一次清点他的行装。书籍、文具、衣物、药品,还有一小匣子她亲手做的点心,林林总总,把特制的宽敞马车塞得满满当当。

“玉儿,此去乌撒府,山高路远,一切要听杨叔的安排,切不可任性妄为。”刘青替儿子整理着本就平整的衣领,眼中满是关切,“考不考得中都在其次,平安归来最要紧。”

周廷玉咧嘴一笑,露出这个年纪应有的调皮神色:“娘,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您儿子我可是卫试案首,还能让几座山给难住了?”他拍了拍胸脯,那枚贴身佩戴的五色古玉传来熟悉的温润感,“再说了,有杨叔,有墨璃和开阳,还有三十位护卫叔叔,这阵仗,怕是知府大人出巡也不过如此了。”

他心里想的却是:终于能走出这个“新手村”,亲眼看看这个时代真实的黔西北了。前世读万卷书,今生正好行万里路,这地理考察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刘青被儿子逗得展颜一笑,轻戳了下他的额头:“就你贫嘴。”她转向一旁肃立的杨朝栋,“杨总管,一切就拜托你了。”

杨朝栋年约四旬,面容精干,是周府的大总管,也是“浣玉坊”的实际负责人之一。他躬身道:“夫人放心,属下必护得少爷周全。”

队伍终于启程。三十名精锐护卫披甲持械,簇拥着马车和几头驮运物资的健骡,辚辚驶出城门。周廷玉没有安坐车中,而是选择骑马与杨朝栋并行。武开阳作为书童兼护卫,紧跟在侧,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墨璃则安静地坐在车辕上,依旧是一身靛蓝土布衣裳,像一株沉默的山间小草。

离城渐远,人工修筑的官道很快被莽莽苍苍的原始山林吞没。道路在崇山峻岭间蜿蜒,一侧是云雾缭绕的深谷,涧水轰鸣;另一侧是陡峭崖壁,古木参天,藤萝缠绕。空气清新冷冽,带着草木和湿土的芬芳。

周廷玉深深吸了口气,感受着这与后世截然不同的自然气息。他时而策马前行,询问杨朝栋沿途风物;时而跳下马来,与步行的武开阳一道,辨认路边的植物岩石。

“开阳,你看这秧基(蕨类:黔西北称为秧基),长势如此之好,说明此地阴湿,水土丰沛。”

“少爷懂得真多。”武开阳认真地看着,他如今吃得饱、穿得暖,又有武艺可学,对周廷玉已是死心塌地。

周廷玉心下暗笑:我这算哪门子懂,不过是前世野外考察的皮毛而己。不过,知识这东西,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硬通货。**

墨璃大多时候很安静,但她的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过道旁密林深处。有几次,她忽然停下,指着某个方向轻声提醒护卫:“那边,有东西,不像獐子。”护卫前去探查,果然惊起了野雉或发现了大型兽类的新鲜足迹。几次之后,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都对这个小丫头刮目相看。

行程第三日午后,队伍进入一片异常茂密的漆树林。

光线骤然暗淡下来,高大的漆树遮天蔽日,树皮呈灰褐色,裂开规则的纵纹。林间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腐叶、湿土和生漆特有的、略带刺激性的气味。

“大家当心些,”杨朝栋扬声提醒,“这片是老漆林,留神树上的‘漆毒’,沾上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直沉默的墨璃,脚步忽然慢了下来。她秀气的鼻子轻轻抽动了几下,眉头微蹙,目光投向漆林深处,那沉静的眼神里罕见地流露出一丝……哀伤与凝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