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空境是指什么 > 第122章 云岫两峥嵘(第2页)

第122章 云岫两峥嵘(第2页)

渝州,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山城提前进入了冬季。

肖玉卿刚刚参加完军事委员会议,回到家中,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肺部传来熟悉的憋闷感。他强撑着坐到椅子上,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组长!”苏景行见状,连忙上前扶住他,“我送你去看医生!”

“不必……”肖玉卿摆摆手,“歇会儿就好。赛克特医生的药还有。”

他服下药,慢慢缓过来。他不能倒下,至少现在不能。“商行”的渠道正在关键时期,与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也到了微妙时刻,他必须撑住。

“‘家里’的例行通报。”周明远的声音平稳,但眼神里带着凝重。

肖玉卿展开电文,内容看似平常,是“家里”向其所属各系统及外围力量发出的战略预警与工作指令:

“敌似有异动,各线需加强侦察,尤其关注华中方向日军兵力集结、后勤补给及交通线变化,不惜代价摸清其具体部署与意图。”

这是一道发给“很多人”的广泛指令,但肖玉卿立刻嗅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紧迫性。“家里”绝不会无的放矢,这道指令意味着,“家里”已经通过其自身更高级别的渠道,确认了危险的迫近,并已开始全面动员其力量。

翌日,肖玉卿刚到办公室,桌上电话响起。肖玉卿接起,话筒里传来了曹彦达(磐石)那熟悉而沉稳的声音,语气是纯粹的公事公办:

“玉卿兄,近期各战区点验任务繁重,辛苦了。厅里这边注意到一些情况,华中方向,日军电台活动有异常规律,后勤运输量激增。你那边在前线巡视,条件便利,若在点验过程中,‘顺便’

发现任何与此相关的蛛丝马迹,还望及时与厅里通气,以便汇总研判。”

“明白了,彦达兄。我会留意。”肖玉卿平静地回应,挂断了电话。

肖玉卿独自站在巨大的华中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他非常清楚,“家里”的敌后武工队、地下交通站此刻必然已全部动员起来,像无数触角伸向日占区的每一个角落。而曹彦达在二厅内部,也会利用职权调动资源,从敌人内部进行侦察。

“景行,”他转过身,语气果断,“以点验组名义,起草一份公文,发往第五战区及临近各部队、兵站。内容是:为核查战时物资储备与调配效率,我组将派员前往上述区域,对军械、粮秣库存及运输链路进行突击点验。”

“组长,这个时候去……是不是太危险了?”苏景行有些担忧。

“正因危险,才更要看清,前线的‘家底’到底经不经得起这场风暴。我们不能只等着‘家里’把饭喂到嘴边。用自己的眼睛看清楚,才能知道刀子会从哪个方向捅过来,才能……替前面的人,多挡掉一些明枪暗箭。”

肖玉卿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让我们的人,借着点验的由头,眼睛看清楚——

日军轰炸的重点区域、国军部队调动的真实方向、后勤线路的拥堵节点……所有这些,都是折射日军主攻方向的镜子。”

他不仅要借此窥探日军的动向,更要提前看清,哪条防线可能最先崩溃,哪支队伍能成为中流砥柱。这些,都是未来必须掌握的信息。

“另外,”他补充道,声音压低,“让我们在侍从室的人,密切关注所有关于华中敌情的内部争论和决策。我要知道,上面那些人,到底有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说,他们准备牺牲哪里,来换取时间。”

“是!”

苏景行领命而去。肖玉卿知道,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撒开。“家里”在行动,曹彦达在行动,他,也在自己的棋位上落子。

肖玉卿凝视着华中地区。战争的阴云再次聚集,而他,必须在这片阴云中,为组织,为前线,也为远在北方的那个人,寻找到那一线至关重要的曙光。

他轻轻咳了两声,握紧了怀中那枚怀表。

延安。

这天,罗云净刚结束车间的技术讨论,阿旺便快步找到他,低声道:“云卿,社会部的同志来了,请你立刻过去一趟,有紧急任务。”

罗云净心中一凛,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跟随来人来到了位于杨家岭的社会部驻地。

在一间简朴却戒备森严的窑洞里,负责同志没有多余寒暄,直接下达了任务:“云卿同志,‘家里’的敌后同志正在全力搜集日军华中部署的原始情报。你的任务是,一旦情报送回,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破译。”

罗云净神色一凛,立刻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重量:“我明白。需要我做什么准备?”

“我们已经为你调集了可能需要的所有数学典籍和参考资料。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养精蓄锐,确保当‘锁’送到你面前时,你能以最佳状态,打造出打开它的‘钥匙’。”

“是!”

南北两地,不同的战场,为了应对同一场风暴,依据各自的职责与优势,高效地运转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